确定好跟着去蒙古的人员后,康熙就带着浩浩荡荡的一群人出发前往蒙古。
这次去蒙古会发生一件大事情,那就是太子第一次被废。
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的导火线是因为十八阿哥。这次去蒙古,康熙原本只打算带所有成年的阿哥去蒙古,后来想了想又把几个没有成年的阿哥也带去了,比如说十七阿哥和十八阿哥。
这几年,年幼的十七阿哥和十八阿哥深受康熙的宠爱。康熙想着两个小儿子没去过蒙古,临时改变主意带着两个小儿子去蒙古。
皇贵妃和胤禛见康熙把十七阿哥和十八阿哥带去蒙古,就知道太子要被第一次废黜。
在三阿哥他们出发之前,胤禛特意叮嘱了三阿哥,让他小心注意太子,不要参合到太子的事情中。
三阿哥一听胤禛这么说,心里立马就有数了。他表示在蒙古的时候,他会小心谨慎,也会留意太子的动静。
至于五阿哥他们几个,有三阿哥看着,胤禛心里就不怎么担心。
康熙这次去蒙古除了带走不少阿哥,还带走了不少大臣,不过还是留了几个心腹帮胤禛监国。
九阿哥他们还没有到蒙古,在去蒙古的途中就给胤禛写了不少信,告诉胤禛他们在途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做了什么事情。
托了九阿哥他们的福,胤禛没跟着去蒙古,也知道他们在路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自从康熙出发去蒙古后,胤禛就变得非常忙碌。虽然康熙走了,但是每天还是有不少奏折送到乾清宫来。
康熙留下来的几个大臣原以为胤禛会手忙脚乱,毕竟这是胤禛第一次监国,但是他们没想到四阿哥一点都慌乱,相反四阿哥处理政事处理地非常稳重。不止如此,还处理地非常地非常对。
虽然四阿哥每件事情都跟他们商量,但是四阿哥其实心里早就有了主意,完全不需要他们的意见。有时候,他们的意见还不如四阿哥的意见。
每天呈上来的奏折很多,但是大事或者重要的事情并不是很多。有一部分的奏折是给康熙请安的,拍康熙马屁的。对于这样奏折,胤禛一般都会在上面四个字“朕知道了”。
有大事的奏折,胤禛批阅好了后,会寄给远在蒙古途中的康熙。
康熙留下来的几个大臣,除了辅佐胤禛监国,同时也肩负着监督四阿哥的责任。他们会悄悄地给康熙写信,告诉康熙这段时日四阿哥做了什么事情,做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