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9章 港岛之殇

“这些大学生还有这些不见兔子不撒鹰的潮汕帮,背后肯定有人指使。”

手下急忙道:“查到了一些,虽然没有确凿的证据,但这些帮会成员,都是从港口那边过来的。”

“港口?邵家?不,不对,邵维鼎不在港岛,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调动力,邵毅府也不是这个风格。”突然他灵光一现,沉声道:“你是说霍家?”

“除了他们没别人了。”

手下苦涩道。

在港岛谁不知道,从五十年代朝战那会儿,霍家就和对岸有了联系,一直在为对岸运送紧俏的物资。

在六七十年代中国被西方物资封锁时期,就是霍家这些人为对岸运送物资进行走私的。

不过那会儿都抓不到霍正英的小辫子,更遑论现在。

“主任,港督对这件事是什么反应?要不要将下面的情况反映上去?”

手下抬起头看了看施蔚献的脸色小心谨慎说着。

“现在港督正在全身心扑在首相访华这件事情上,对于这件事,他只有一个命令——让邵维鼎早点回来。”

“这件事我已经通知邵家了,想必这个时候邵维鼎已经在赶回来的路上了。”

“这样……”施蔚献吩咐道:“新闻管控还不能放松,联系我们这边的几家媒体,将新闻热度向港岛命运港人自决,中英谈判这些方向引。”

“毕竟我们是资本主义社会。”他的目光幽幽,低声说着:“能来这片土地的人,不是偷渡客,就是逃难者。大家都想过安生日子,可回归了能否有安生日子可就不一定了。”

“一定要在这个方向,制造舆论恐惧。”

………

“好,写的太好了。”

新华社驻港岛分社,社长刘爱民看着手中的传单,喜悦之情毫不掩饰。

读到兴奋处,直拍自己的大腿。

“邵维鼎的这番见地比国内很多大家都要高出许多。”

“小王,你马上将这份译文抄件传真给燕京总部。”

“这样的文章,一定要见报,一定要让我们广大老百姓也看一看。”

他不知道深圳那边已经先他一步,将这份稿件内容逐级向上递交了。

但新华社是一个渠道,政府内又是另一个渠道。

刘爱民虽然是政工出身,但他也能看出邵维鼎采访中的这篇文章所蕴含的巨大价值。

“对了,你再去邵府一趟,问问邵老先生,邵维鼎什么时候回来。”

刘爱民急迫道:“这撒切尔马上就要访华了,他一定要在这之前回来。”

“告诉邵老先生,中央有人想在此之前见一见邵维鼎。”

……

与此同时,在纽约机场。

邵维鼎正坐在自己的私人飞机上准备起飞返回港岛。

他的面前,正放着一份《时代》。

看着自己的人物封面,他没有什么表情。

他的注意力,不在这上面。

而是在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的时事报道之上。

上面有美国的政治家评论家对于撒切尔访华的预测,和中英关于港岛问题的谈判对于世界的影响。

有不少人甚至觉得,港岛一旦回到中国的手里。

这座城市将不可避免的迎来衰落的命运。

论调自然是固有的意识形态,觉得社会主义不懂市场,只会搞乱港岛的经济。

对此,邵维鼎冷冷一笑。

前世,港岛回归之后。

其实非但没有迎来衰落,反而在九十年代末期和二十一世纪头几年迎来了飞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