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新几内亚岛(二)
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多山的塔里区,住着胡利部落。这个部落的人,为了让头发能够长得最好,厉行一种严格的生活。男人必须禁止房事,同时还要用一种秘密的药剂药水混合物来让他们姜片状的头发长成蘑菇状的“假发”,长好以后,就可以剪下来,给自己或部落其他人做头饰用。个性极了!
胡利人也正因有着把自己的头发制成假发的习俗而得名“假发胡利人”,他们是新几内亚岛上最大的高原部落,他们喜欢把脸涂成黄、红、白相间的颜色,用羽毛等物品在假发上装饰,重新戴在头上。
新几内亚岛上还有一个种族叫福尔人(Fore),他们也被称为食人者,他们有独特的习俗,吃掉死去的亲人,相信这样可以防止鬼魂的困扰。然而,这种习俗引发了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当地人开始患上一种名为库鲁病的奇怪且无法治愈的疾病,它是一种与“疯牛病”有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属于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一种。症状包括行走困难和突然大笑。这种疾病是由死者大脑中发现的某种受损蛋白质引起的。
这种病症主要流行于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部分部落,与食人的仪式有关。食人部落食人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对于福尔人来说,他们习惯于吃去世的亲人,以承载自己的追思并释放死者的灵魂,这样一来,每个福尔人的肚子都成为了亲人的墓园。
福尔人的部落中虽然盛行食人之风,但是男人通常是不参加这种宴席的,因为他们觉得吃人会削弱他们的战斗力,真正的食人者其实是部落里的妇女和孩子。而后来被发现的朊病毒,恰恰存在于死者的大脑和脊髓中。如此看来,同类相食似乎是大自然为人类设下的一个禁忌。
食人族食人的习俗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没有大规模的牲畜饲养,当地人的蛋白质来源就非常有限,所以任何动物蛋白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极其宝贵的,比如让很多人感到毛骨悚然的毛蜘蛛,他们抓起来烤熟就吃下了,有的木头被水长期浸泡长出的船蛆,也成了当地人口中的美食。
几内亚的有一条横亘东西的山脉,最高峰查亚峰达到4884米,为新几内亚岛最高峰,亦是大洋洲最高峰,同时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岛屿山峰,峰顶终年冰雪覆盖。在各个高峰之间的高原山地之间,生活着无数的土着部落,各个部落之间经常发生争夺领地的血腥战争。
其中马斯特地区有一个食人族部落叫做猎头部落,之所以叫猎头部落,是因为他们至今保留着猎取人类头颅的凶残野蛮习俗。
更让人恐怖的是,他们把头骨当做装饰品,白天挂在房子外面作为地位和荣誉的炫耀品,夜里拿到床上当做枕头睡觉所用,这有点类似某些西藏妖僧所做的法器嘎巴拉碗一样。哪怕到了后世,国家政府加大打击猎头部落的这种惨无人道的野蛮恶习的力度,但猎人头食人脑的事件还是会屡屡发生。
还有一个食人族部落叫科罗威人(Korowai),他们生活在新几内亚岛巴布亚省偏远的内陆森林中,离阿拉弗拉海大约160千米远。该部落仍过着游耕生活,石器是最主要的生产工具。他们是罕见的栖树民(tree dwellers),主要靠吃野生动物、植物为生。并不会为了享受或者为了营养价值而吃人,而是将吃人作为一种惩罚形式,当有人偷东西时,就会把其放到火上烤然后吃掉。
瓦尔科斯的舰队的登陆地点正好是在伊马斯部落附近,面对如此庞大的舰队,伊马斯部落顿时不知所措了起来,有些人躲到了密林中,有些人则躲在自己的窝棚里。好在帝国士兵不以屠杀为乐,瓦尔科斯让人送上了见面礼之后,后退到海边。伊马斯人见来人彬彬有礼,顿时放下了忐忑的心,一群人又跑出来看礼物,有的人拿着玻璃珠试着咬了咬,差点崩掉了牙齿,有的人拿起雕塑爱不释手,有些人则拿着青铜刀具挥舞了起来。
片刻之后,瓦尔科斯派人来到了近前,右手脱帽颔首鞠躬,向对方问号,对方叽叽喳喳不知道说了些什么。虽然听不懂,但是双方各自知道对方没有恶意,也便指手画脚地开始表达了各自意思。待交流了一段时间后,大部队开始上岸了,瓦尔科斯准备在沿海稍微高点的地方打造一座城镇,取名为伊利安(希腊语中为“至高神”的意思)。他的长官帕特罗克勒斯在全世界建了了无数的城镇,所以他也想建一座伟大的城市,让后人都能知道这是他瓦尔科斯的杰作。
似乎凡是有点学问的希腊人大多都是比较全能的,特别是哲学、作战和建筑方面,瓦尔科斯在这些方面自然也是比较有造诣的,不然也不会在这么多人中脱颖而出。他把城市建在离海边一公里外的一处几十米的宽阔高地上,一条大道穿过雨林通往海边,这里离雨林有一段距离,不容易招蛇虫,环境较好,又有一条小河经过,解决了饮水问题,东面靠海的一片林子可以减缓海啸的冲击力,几十米的高度也可以避免被海啸所淹没。
小主,
受地形所限,城市规划面积大概在3.5平方公里左右,差不多能容纳10万人左右,瓦尔科斯把匠人们集中在此建立砖窑等各种工坊准备筑城事宜,大量劳力在此,筑城的速度能够快很多,而部队之所以只留在此,是因为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帝国的移民们和友好的伊马斯族人很快打成了一片,船匠教导他们如何制作木船,不过伊马斯人的独木船自然不是这些来自文明社会的人所能驾驶的了的。移民们也学会了如何利用原始技术打猎捕鱼,如何对付巨型湾鳄,如何在雨林中搭建栖息地,如何制作原始打猎工具。
而瓦尔科斯所要做的就是前往这个岛的内陆山地寻找金矿所在。从伊马斯族人地盘到查亚峰附近的科罗威部落的村落需要大概4天的水路时间和一天的陆路时间,在这5天里众人需要在荒无人烟的雨林中接受原始生活的挑战,很难想象这些土着是如何在这么糟糕的生活坏境下生存的。但事实上他们就是靠着这些原始技术打猎保持自足自给的,使用的都是原始工具,包括刀斧、弓箭、鱼钩等工具,维持着最低标准的生存需求。
这里远离文明化的生活,又是热带雨林,天气炎热潮湿,一旦受伤,伤口被感染的几率超过了90%以上。伊马斯人的交通工具是一艘几米长的独木小船(由一根大树干挖空),还有一根几米长的木桨划船,划船时一只脚踩在船舱里,另一只脚踩在船舷上,身体掌握好平衡,否则稍有不慎就会掉入水里。
之所以交通工具主要是船只是因为这里水网密布,这里的雨林之中虽然没有大型食肉型哺乳动物,但有着各种毒虫、毒蛇和有毒的植物,而坐船穿越雨林时,可以避免与有毒的枝叶触碰,也不会遭到毒蛇攻击,船上还可以建起木篷或竹篷,用纱帐遮住,既可以防水又可以避免蚊虫叮咬。
而徒步穿越雨林时,直接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容易受到天气、地形、各种有毒生物的影响。大雨、泥泞的道路和复杂的地形都可能增加徒步的风险。哪怕有经验的向导带领,向导的丰富经验和专业技能可以大大降低徒步过程中的风险。然而,如果遇到极端天气或地形复杂的情况,徒步的安全性会大大降低。
由于海船无法行驶到雨林深处,瓦尔科斯也只能让大量人手建造中小船只,为了尽量避免热带疾病的爆发,船只的种类都是最简单的楼船,这样可以减少蚊虫叮咬,因为他们这些人不比土着,土着对这些热带病天然具有强大但免疫力。在伊马斯人的帮助下,瓦尔科斯在短期内建造了好几十艘木船,这让伊马斯人对先进的建船技术初窥门径。
(本章完)
第四百二十三章 新几内亚岛(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