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番禺城的建立

第四百三十七章 番禺城的建立

在先秦时期,珠江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名称,被称为“百越”的多个部落分布在这一流域。具体来说,珠江流域在先秦时期分布着多个被称为“百越”的部落,其中今广西、海南以及越南北部的称为“骆越”或“西瓯”,而在今广东北江、西江、东江一带的称为“南越”。

此外,珠江流域当时遍布森林,充斥瘴气,是毒蛇、猛兽繁衍的乐土,也是野象、鳄鱼分布的地盘。珠江一带自古多象,盛产象牙,后来秦朝在今粤西、桂南设立象郡,便是以此地的象为名而先秦时期,广东地区属南越。

巴西尔从在后世越南中部沿海建立了埃克伯雷斯(希腊语中河口的意思)、北部沿海建立九真城(来源于雒越九真部)、广西南部建立了布山城、海南岛建立了玛格丽特城(希腊语中是珍珠的意思)。至南越地区后世的广东之后,巴西尔总算看到了几个月来的唯一一座城——番禺。说是城市,其实这也只是一座比较大的聚落而已,不过它拥有木头城墙,有着一定的防御能力,它是什么时候建立的已经不可考,但它是秦始皇统一以前百越地区为数不多的一座城镇。城镇位于珠江到南海的河口,地理位置非常优越,所以巴西尔二话不说就像派兵攻打。

很不幸的是,他的鲁莽立刻就招来了越族的迎头痛击。这个时候的百越人已经逐渐使用铁具代替铜具,又会使用毒箭,还能驾驭战象,加上地形因素,他们作战相当灵活,非常善于在密林伏击敌军,就算战败也很难将其全歼。

要知道秦国统一后派遣屠睢和赵佗率领50万大军进攻岭南,结果屠睢残暴不仁,征战三年,死伤无数,屠睢战死。接下来,吸取教训的任嚣和赵佗,剿抚并用,尊重百越各族习俗,推广中原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基本保持了岭南地区的安定,增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南越经济文化的发展。

南越击败秦国50万大军的主要原因包括地理环境、战术策略和内部管理等多个方面。

首先,地理环境对南越的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百越地区地形复杂,森林密布,河道纵横,这种环境给秦军的行军和补给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秦军在行军及军粮运输上都出现了极大的困难,导致战争相持了三年也未能取胜。此外,百越地区的气候条件恶劣,瘴气丛生,秦军士兵在此地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症状,进一步影响了战斗力。

其次,战术策略也是南越胜利的重要因素。秦军首次出征百越时,兵分五路进攻,虽然第一路进展顺利,但其余四路由于山高路险、河道纵横,战争相持了三年也未能取胜。后来,秦军虽然适应了当地环境,但由于百越部族的顽强抵抗和地理优势,秦军最终未能完全征服百越。

最后,内部管理也对南越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秦始皇下令这支军队在当地婚娶,改变百越的人口结构,并下了一道死命令,不准这支军队回到中原。这种内部管理措施使得秦军在面对中原的战乱时,没有足够的动力和资源返回中原作战。此外,秦朝末年的混乱局势也给了南越可乘之机,赵佗趁机封锁了百越地区,建立了南越国,从此与中原隔绝。

在吸取教训后的巴西尔一改鲁莽的行为,派遣商队前往交易,亚历山大帝国的玻璃、宝石、瓷器、黄铜器具、银器、大理石、木制家具、服装、橡胶制品、香蕉、可可、咖啡等商品得到了越人的欢迎,他们用丝绸、玉石、珍珠、皮革、牛羊肉、药材和来自四川的漆器和一些名贵木材来交换。

最受帝国公民欢迎的是药材,虽然这时候还没有多少中原人士流入岭南各地,但这里的不少人医学水平相当高,他们是一些部落的巫医,会使用各种药材治疗各种疾病和伤痛,比以往任何地方的人水平都要高,那些具有高超水平的医匠水平甚至要高于帝国的一些医师,因为他们不仅擅于单位药的使用,还会使用多种药材组成医方针对性治疗某些疾病,甚至还有人会使用针灸按摩来治病,这表明他们已经有了早期中医的雏形,懂得人体经络学和一些自然法则,八纲辨证就起源于战国时期的《内经》。

一些水平高超的医师的治疗水平未必比以后那些半吊子中医差。一些希腊医师从这些巫医身上受益良多,不仅了解了更多药材,更是学到了更多治病思路和方法。那些治病思路非常宝贵,和以往他们所了解到的完全不一样,但其有效性却不得不让人信服。

先秦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使用的药材有金银花、三七、龙骨、牡蛎、海马、鹿茸、鹿角胶、鹿鞭、淫羊藿、柴胡、黄芩、白术、朱砂、硫黄、雄黄、人参、天麻、大黄、苦参等。人们还会使用动物的骨、角、胆、皮等部分制成药物来进行治疗。例如,使用鹿茸进行补血补肾,用犀牛角、羚羊角治疗痉症。

在获得对方的好感后,巴西尔派了一些人来到番禺城与当地南越部落的首领商量建立一座可以容纳各族居民共处的城市,实行民主制,从各部落氏族之中选派代表,并从入驻的上万移民之间选出50人组成100人左右的百人议会,这是最高权力机关,再从中选出5人作为元老,由这5人组成元老团,为最高执行机关。百人议会除了是最高权力机关外,还拥有立法权、监督权河边元老的选举任免权,而元老团则决定城市大大小小的政策和事务,最终由各级官员负责颁布法律和实施各项政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虽然此时的南越与东南亚地区各地不同,早已经处于奴隶社会时期,但原始社会的民主残留并没有完全消失。虽然这种所谓的民主并不存在于底层民众之间,但对于贵族而言,大部分人都希望自己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参与部落和城市的建设中来。在多次沟通后,南越人见识到了希腊成熟的民主思想,最终决定在番禺的基础上建立起8平方公里左右的大型城市,有大概3万南越人和1万帝国移民进驻番禺城。

由帝国负责设计和建造城墙、房屋和港口,南越人出劳动力,一起参与学习和建造工作。城外开辟大量的良田、牧场和水塘,发展混合农业,良田主要种植水稻和蔬菜,牧场蓄养马匹、牛羊和家禽,水塘养殖鱼类,牧场的粪便作为肥料和鱼类的饲料。牲畜粪便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营养成分,这些成分可以作为水产饲料的原料。然而,直接使用牲畜粪便存在一些问题和风险,因为牲畜粪便中含有寄生虫卵、细菌和其他有害物质。因此,必须经过发酵处理才能安全使用,发酵处理可以消除有害物质,使粪便中的大分子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蛋白,提高其营养价值和安全性。

经过慎重考虑,巴西尔决定花大代价在城市建立先进的排水系统和水管,水管用铜锌合金做成的黄铜,黄铜管的主要成分是铜和锌,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不易生锈,并能抵御水垢、藻类和细菌的生长。此外,黄铜管耐高温性好,热胀冷缩系数低,不易变形,且导热性好,水流通畅,不易结冰。这种水管使用寿命长,能达到70年以上,适合用于需要高耐久性的水管系统。其实如果加上镍效果更好,只不过镍合金有毒,不适合用于供水系统,更适合用于不锈钢等各种防锈器具的打造。

黄铜水管的铜锌比例分别为57%和43%,铜赋予了水管较好的延展性和韧性,锌提升了材料的强度和硬度,适合在潮湿或腐蚀环境中使用。最终城市打造花费了115公里长的水管,耗费220吨左右的材料,价值1700左右塔兰特。不过这个价格虽贵,但很快随着铜矿在东南亚的不断发现,其成本也是急剧下降,最终这套排水系统的实际建造价格下降了一半以上。

(本章完)

第四百三十七章 番禺城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