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始料未及啊!
想请假,但是请不了啊!
所以,抱歉了。
恳请大家以后白天看吧......
..........
晋景公的操作是利用姻亲渗透赵氏,随后又搅动赵氏的内乱。
在当初,关于赵庄姬和赵婴齐的苟合,传言可是甚嚣其上,有没有那回事,传言散布得太广都要有那一回事了。
根据楼令在赵氏待的那一段时间,能够看得出赵庄子与赵庄姬十分恩爱,也看到赵婴齐与赵庄姬有所暧昧。
所以说,赵庄姬这个人绝对不简单,要说没有搅乱赵氏内部,大概是不可能的事情。
只是……,要说赵武是赵婴齐的儿子,主要是赵朔的身体一直很差劲,导致有那种可能性,看上去可能性极高。
身子骨差的男性是比较难以让女性怀孕,关于这一点是有科学依据的。
具体赵武是不是赵婴齐的种,只有赵庄姬自己知道了。
赵氏第一次灭亡是赵庄姬以赵同和赵括欺负自己孤儿寡母为理由,邀请公族一众封君介入,随后公族封君围攻赵氏导致其灭亡。
在当时,晋景公已经继位有一段时间,表现出对公族的把控力,要说没有他的允许,公族的封君敢大举用兵吗?
要知道一点,一国之君虽然是国君,但更是公族的族长。
即便是到了现代社会,族长仍然有很重的权威,何况是在春秋时代。
所以了,一定是晋景公允许或推动,那些公族才会被赵庄姬一招呼就动手。
作为佐证的事情是,赵同、赵括等赵氏的核心族人在“下宫”这个地方被一锅端了!
而“下宫”是宫城的一部分,在“下宫”动手的相关人员在事后被论功行赏,不是遭到晋景公的处置。
那等于是晋景公在成功消灭赵氏之后,连装都懒得再装了。
有了赵氏当反面教材,基本上没有大家族敢在娶公室之女,怕的就是也被那么玩。
大家族有那种忌讳,中小家族则是忌讳不大。
中小家族的家业就那么点,不值得国君玩嫁女进行算计,相反中小家族还想着娶公室女跟国君拉近关系呢。
很多家族就是跟一国之君联姻才得到发展,基于的就是跟一国之君的关系拉近,使得其他家族感到忌惮,乃至于就是得到一国之君的直接扶持。
而嫁女儿给国君,再玩一手倒反天罡?类似的事情其实有人干过,只是没有玩篡位那么狠,因此并未被多少君主所太过警惕。
当权臣?感谢周公旦开了一个归还权力的好头,目前的权臣跟国君并非是绝对的死敌关系。君主抢权抢不赢就躺平,等权臣老死再重新开局。
所以什么情况?楼令即便是当了权臣,一直对国家有所建树,哪怕在风格上比郤锜更加嚣张跋扈,到最后除非是篡了晋君的位,要不然死后子孙都不一定会被清算。
如果楼令最后成功篡位?那肯定是开启历史新篇章,成为始作俑者了。
那么,楼令想过篡位吗?说没有想过绝对是假的,只是篡位的欲望不是那么强烈。
建立在事实之上,想在晋国玩篡位没有那么容易,首要的必备条件就是摆平其余的卿位家族。
强如郤氏都无法摆平所有卿位家族,能够是楼令现如今能够做到的吗?
楼令继续发展家族,到楼小白这一代还是继续需要时间来沉淀,到了第三代大概有篡位的机会了。
当然,楼令不会留下非篡位不可的祖训,甚至不希望后代篡位。
成王称帝又怎么样?轮到王朝周期的到来,享国的时间最多四百年,少则是可能百年的时间不到,大概率是主脉阖家入土的结果。
楼氏从楼令这一代人开始走学术道路,碍于崛起阶段的积累让楼令无法专注于学术,等积累得足够之后,楼氏就可以华丽转身了。
老孔家能够出圣人。
老楼家就不能够吗?
要是楼令的后裔之中,有人能够专注于学术,将楼令留下的那些知识研究明白,再走出自己的道路,哪怕只是走通了其中一条路,怎么都能够获得庙里蹲的待遇。
非要让楼令留什么祖训的话,他大概率就是严禁写降表,尤其是给异族写降表这一项吧。
“只是……,楼氏一直这么强大,恐怕很难获得超然的地位。”楼令心里万分清楚这一点。
老孔家能够有那种超然地位,无非是能够被人所利用,前期也可以被君主或权臣任意拿捏,后来一直让徒子徒孙随意当厕筹用。
换作老孔家实际统治十数万平方公里的封地,有能力拉出数万或更多的家族私军,看看哪位君主肯抬高老孔家的地位。
如果老孔家有那样的实力,该是君主千方百计要弄死了。
那也是楼令所面临的尴尬局面。
没有实力不具备话语权,讲得道理再有用也是个屁,更不存在人身安全的保障。
小主,
实力太强之后,一定要被人所忌惮,道理是有了,问题是不可能再获得超然的地位。
像孔夫子那样不上不下才具备更多的操作空间,手底下有七十二员大将,再拥有善战之士三千,大将与善战之士还是自备干粮,乃至于供给着孔夫子,使之可以不断武装周游列国讲道理。
换作孔夫子的道理是王霸之道,信不信列国之君秒接纳?那是因为在接纳之后,可以获得诸多战将和一支经过多次实战考验的军团啊!
偏偏孔夫子在大争之世玩得是“仁”的核心思想,可不就走到哪都要被嫌弃了嘛。
楼氏光现在的封地就占了晋国一成多的样子,其他家族所能看到的楼氏可以一次拉出一个满编军团。
实际上的楼氏实力更强,所处的是天然可以利用他人的地位,真不是可以被随意拿捏的对象。
楼令先让娇姬带着大大小小一众家庭成员启程前去“新田”,他则是会在后面继续巡视,直至春播结束,下达征召的命令,随后率军抵达“新田”。
从巡查路线来看,无疑楼令还是最为重视一开始就拿到手的封地,诸如“平陵”、“瓜衍”、“太原”受到的关注度最高,其它的封地关注度明显没有那么大。
为什么会让楼令这样?理由相当的简单,仅是因为三个地方人口数量最多,需要让他重视这些基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