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2章 魑魅魍魉

晋国其它的谷地平原,没有哪一处是归于单独一个卿位家族,多个家族在一处谷地平原拥有封地才是现状。

哪怕是有人看到了楼氏控制整个太原盆地的优越性,他们一点都嫉妒不来。

怎么嫉妒?嫉妒楼氏不对国内家族动手,外出抢了各种戎或狄的栖息地吗?

“那边打起来了。”楼小白看到状况,多少带着幸灾乐祸告知郤杨。

谁和谁打起来了?

莒人带着莱人对上了齐人,先动手的就是莒人。

有那么一个过程,他们一开始只是嘴炮,莒人说不过齐人选择了动手,莱人看到大哥都上了只能跟上。

在争吵阶段就围上了不少人,等动手却是散了一大批人。选择散开的那些人,他们怕的是晋人入场不分青红皂白谁都收拾;也有应该参加斗殴却偏偏溜了的人,说得就是以季孙宿为首的鲁人。

作为东道主的晋人,讲实话就是没想到有人敢在这种场合打架,反应实在是不够及时,好一会才有武士得到指示上前制止。

晋国的武士入场,没有谁不长眼,十分配合地分开。

“君上问,该怎么进行处理?”

“问他们是不是要决斗。”

楼令面对宦官代替晋君周来问,给了那种处置方案。

决斗?

诸夏当然也有决斗的文化,只是像有过“鸿门宴”那样,后来变成谁要求决斗会被当成傻逼了。

在发生“鸿门宴”之前,双方敌对邀请吃饭,受到邀请的人真会心情比较放松地赴宴。

等发生“鸿门宴”之后,得到敌对邀请赴宴的第一个念头,一定是:特么的!对方要玩阴的啊?

晋君周按照楼令给出的建议处理。

决斗?齐人最不怕的就是决斗了。

“二三子嬉戏,为诸位助兴。”国书从莒人果断动手,其实很担忧晋国会拉偏架,进行决斗之前给出这个说法。

他们的决斗不是一对一,带来多少武士都一起上。

血淋淋的事情当然不能发生在室内,要不哪怕清洗过后还是会留下血腥味。

开打的地方在室外,没有特别挑地方,简单就在举行宴会的大殿门外。

以当前的宫城格局,任何建筑室外都有一片空地,小一些也有十来平方米,大就是数百平方米或更大的空间。

莒人和莱人打齐人,以每一个贵族所能携带的武士数量都有限制,一定是齐人的数量最少。

当前有很浓博弈的文化,直接说就是喜欢开盘赌。

历史上最喜欢赌的朝代是哪个?问就是两宋。

而两宋之所以被评价为最好赌的朝代,根本原因是赵家人很喜欢带头赌,并且是什么都能拿来赌。

国书想将严重的事情淡化,得到允许之后坐庄,邀请在场之人下注。

事实上,要说当前哪个国家的人最好赌,毫无疑问会是齐人了。

有那种背景,国书要坐庄开盘,显得一点都不突兀。

晋人在当前是刻板的代名词,为人刻板的其中一个特点就是不喜欢赌运气。

所以,多数人踊跃下注的时候,晋人只是皱眉看着。

“他们是在试探我们吧?”士匄问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楼令发现一件事情,近期士匄很爱问自己问题。

“他们确实是在试探我们的态度。”楼令知道士匄想跟自己走得更近,肯定要给予正面的反应。

晋国的中军将责任之一就是上下调和,除了郤武子不刻意经营之外,其他中军将无不努力与每一位卿大夫保持良好沟通。

其他的中军将需要主动找机会拉拢其他卿大夫,轮到楼令当中军将有一个强力卿位家族的宗主要主动靠拢,不可能让楼令往外推的啊。

站在旁边的中行吴乐呵呵地说道:“十八打九个,只看到数量少的齐人跃跃欲试。”

要说哪一个列国率先追求个人武技,一定就是齐国了。

那跟齐国的环境有关,大体的经济环境好,非常容易出现贸易上的纠纷,出动家族打私战显得事情太大,不如选一个或几个人比拼出一个高下。

齐国的贵族先带动那股风气,游手好闲的人起了纷争也是动手解决,别说一些活力团体划地自牢也需要武力作为基础。

类似的风气在齐顷公时期越演越烈,搞得死于私斗的齐人猛增,不想在某次私斗死掉的勇士,他们可不就得研究起了格斗术嘛。

恰是在齐君环当政时期,齐人研究格斗技形成风潮,为日后创建“技击军团”创造条件。

比较尴尬的事情是,一名齐军是会显得很能打,数量多到一定数量的齐军却变得战斗力比较一般。

军队嘛,什么时候依赖个人武勇了?追求得是集体的配合才对。

战场上打起来一般是人挤人的状态,哪有足够的空间施展武技?

因此,冷兵器时代对士兵的训练并不复杂,枪兵只需要掌握刺、扫、挡的技巧就足够,压根不教其它的使枪方式。

开打了!

莒人和莱人得到可以开打的指示就直接冲,迎面朝齐人撞上去。

发起冲锋的莒人和莱人,他们喊叫着一些战号,听得懂的人知道是东夷图腾文化的一部分。

齐人事先摆了一个扇形的队列,原地迎接莒人和莱人的冲锋。

他们这些武士能够进入晋国的宫城,肯定不是拿着战戈,顶多就是佩剑而入。

决斗之前,晋国还问要不要增加武器,两边都说不用。

持剑技击?没有看到两边过于华丽胡巧,进入杀伤范围奋力一击,能行动就立刻拉开了彼此的距离了。

只是一轮冲锋,莒人倒下四个,莱人躺了五个,还有六名齐人站着。

倒下的人,多数要害位置受创,没有立刻死去也难以再爬起来。

专门接受过抗打击的人,受创之后可以保持继续行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