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3章 两个好消息

第1003章 两个好消息

作为帝国的皇帝,王伦必须站在全局的角度考虑所有事务和问题,他知道在这个时代,让天下诸行省的发展同步是根本不可能的,但他也必须要尽可能削弱各行省之间发展的不均衡。

就好比前宋时期,江南士族集团与中央不对付,对此王伦也能够理解,前宋赋税泰半来自江南,相当于前宋在北方面对辽国、在西北面对西夏的军事压力,财富转移都压在江南诸路头上了。

江南百姓们辛辛苦苦赚的钱,被前宋朝廷以征收赋税的方式,投入到对抗辽国与西夏的无底洞,付出与收益不成正比,江南士族不保守、不反对北伐、不抵抗中央才怪了!

偏偏赵佶又是个贪图享乐的皇帝,若他从江南征税,延续兄长宋哲宗对西夏的策略,压制西夏在西北的势力,江南百姓们也能理解,总归是自己缴纳的税,能看到些成效不是?

但赵佶是怎么做的呢?征花石纲、任用的一干权臣上下其手大肆贪污,江南的确是付出了,也的确被中央压制了,然后愤怒的江南士族就暗中支持方腊、江南百姓纷纷拥护,于是引发了方腊起义。

对于王伦而言,这就是历史教训。

自新汉立国以来,王伦对外发起的所有战争,目的都是要尽可能地让天下人都受益,倾国之力灭金,朝廷在北方的军事压力大大减少,随之而来的对漠南的征服,民间南北贸易彻底打通,但凡有见识的百姓,都不会觉得朝廷是穷兵黩武。

出兵西域,西北诸行省都跟着受益;发兵东征日本,沿海诸行省个个欢欣鼓舞。

那么华中、西南地区的诸行省呢?似湖北、湖南、广西、四川、黔中,也得让地方享受到更多的战争红利吧?

那么大理国的重要性一下子就体现出来了,朝廷可以通过收复大理国、设立云南行省,为广西行省分担来自东南的压力,而且为将来收复交趾、攻略南海找到一处新的桥头堡。

王伦通过经济上的收益、云南行省对东南诸藩国的影响力、对朝廷海外贸易的影响力,与一干重臣们达成了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