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依旧很谨慎,决定还是再等一等,至少要等到日本的西海道被朝廷彻底占据了、九州岛上的诸多矿场有了更加稳定的产出,同时高宠与关胜能够继续吸引草原诸部杀向可萨突厥汗国,那么大理国才会正式成为朝廷下一个动手的目标。
这让新汉的臣子们很欣慰,一个有雄心壮志、能够放眼全盘、同时又不一意孤行的皇帝,可真他娘的太难得了啊!
洪武十三年的年底,先后有两个好消息传来。
坐镇西北的李纲,负责梳理西夏故土,西夏诸多地方已经被更改,兴庆府改为银川府,设立了宁夏行省,包含北面的五原府、乌海府、东面的榆林府,南面的灵武府,以及原属陇南行省的固原府。
河西走廊四府、原属于陇南行省的皋兰府,以及新成立的居延府,则组成了新的陇右行省。
简单来说,陇南行省大致涵盖了后世的青海、甘肃南部、四川北部以及陕西西部,宁夏行省辖区扩到了内蒙古西部,陇右行省相比甘肃缺少了南部,但却同样北扩到了内蒙古最西面。
陕西行省向北扩到了河套平原,多了一个云中府以及新的朔方府,朔方府大致位于后世的鄂尔多斯市,宁夏行省的榆林府并不是后世的榆林市,而是向西,大致在鄂托克旗一带。
如此一来,位于后世阿拉善旗一带的居延府,就成为新汉目前辖区最大的一个府,也是官府在册人口最少的一个府。
李纲对西夏的梳理,用了一招“腾笼换鸟”,从贺兰山附近迁徙走了大量的百姓,分散前往河西四府、皋兰府方向,又从陕西、陇南行省迁徙了大量百姓补充而来。
简单来说,李纲用陕西人填补宁夏,用宁夏人填补陇右,又借助朝廷政策,吸引了大约八万多的漠南牧民,分散到了居延、乌海、五原、朔方诸府。
这就是新汉开国以来一直惯用的“大混居、小聚居”的移民政策,在南京道被收复后,燕山三府就率先如此推行,并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经验,推广到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