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枚重型火箭从设计、制造再到运输牵连的工厂就有上百家,更别提这枚火箭后面的科学家。
重工业设计出来的东西是牵扯到一整个国家工业体系的,但凡缺乏一项技术没有被攻破,这枚导弹就不可能会被制造出来。
得亏大明帝国拥有着整个世界最尖端的材料技术、特种金属锻造技术、空气动力设计技术、计算机等等。
2个小时后,钱万林带着自己的下属们从厂房中走了出来,他又登上发射架查看了机械抓钩的稳定性。
确认发射准备工作没有问题后,钱万林才驱车来到十多公里外的办公区开始向高层汇报他们火箭研发处的工作进度。
“各位长官,火箭的准备工作一切顺利,我带着火箭小组的成员亲自检查了火箭的组装工作,我们的火箭最快将会在明天组装完毕。”
“根据气象站的预测,整整两周的时间里都会不有降雨。”
“我想请示长官们,这枚被寄予厚望的火箭将要在什么时候发射?”
........
很快一封从大漠戈壁发出的加密电报就被装备研发部的电报机接收,这一电报经过层层上传后送递了燕京的西苑皇宫。
火箭发射日期的选择交到了朱铭轩手中,他在看到大明长城重型火箭的发射工作准备就绪后很是高兴。
他知道这枚火箭的原型是R-7洲际导弹,最远可以打到8000公里外。
倘若这枚火箭真的发射成功了,那么大明帝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也可以提上日程了。
说不定等到欧陆打的水深火热之时,他的大明已经把人送到太空发出人类的呐喊了。
小主,
“这枚长城重型火箭能够被制造出来,证明了我的大明科技领先了世界至少20年,那些学术研究可能更是领先了30年。”
“几年后就可以给欧陆的老家伙们送个大炮仗玩玩了,也不知道他们坐在家里看到这个火箭从天而降时会是什么样的表情?”
朱铭轩心里乐呵呵的想着。
按照现在世界局势的发展,最多3年,他们大明帝国就可以去拯救欧陆的百姓,给他们送上一碗紫菜蛋花汤了。
在翻看过日历后,朱铭轩选择将3月6日定为发射日,这天在日历上显示的可是良辰吉日,老天会保佑大明的火箭发射成功。
........
如图!
1837年3月6日,人类目前最强大的火箭被矗立在发射架上,十几辆燃料运输车通过软管在源源不断的朝着火箭燃料舱加注着液氧和煤油。
上午10时整,火箭的燃料加注完成,燃料运输车撤离了发射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