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纯你看,
还有谁能取代他,
为朕驻守徐州嘛?”
郭璞笑了笑,
说道,
“难道陛下心中不是早有人选了嘛?”
司马睿又点了点头,
说道,
“那你觉得卞敦如何?”
郭璞摇了摇头,
说道,
“臣不知。”
司马睿又问道,
“这上下五百年,
还有你郭景纯不知道的事情?”
郭璞又笑了笑,
说道,
“臣是不知陛下属意卞敦什么?”
司马睿也笑了笑,
说道,
“既然你觉得卞敦不合适,
那你怎么样?”
郭璞连忙摆手,
说道,
“臣不过是马谡之才,
纸上谈兵尚可,
真要是让臣去牧守一方,
光是堆在案上的公文,
都够臣逃回云台的。”
司马睿点了点头,
又问道,
“那,刘超如何?”
郭璞点了点头,
说道,
“刘世瑜自小受陛下教诲,
父亲又是琅琊国上军将军,
为人谦逊温和,文武兼备,
实乃上乘之选。”
司马睿很满意这个评价,
说道,
“那就让刘超现在台阁历练几年,
再派他去,
把那个无能懦弱的蔡豹换下来。”
郭璞说道,
“陛下英明。”
司马睿摆了摆手,
说道,
“你就不用恭维朕了,
自从鲍太玄到了南海,
把他女婿葛洪也卷去了,
朕身边能说几句话的,
也就只有你了。”
郭璞主动问道,
“陛下是对陶刺史抱有很大希望?”
司马睿听得出郭璞话里藏话,
问道,
“怎么,你对陶侃有看法?”
郭璞笑了笑,
说道,
“臣不敢妄议重臣,
怕成了奸佞小人。”
司马睿白了对方一眼,
说道,
“你还少议论了,
说吧,
发现了什么?”
郭璞说道,
“王机父兄两代为广州刺史,
广州一半的官吏都是长沙王家的门生故吏
即便在广州经营多年的郭讷,
也被王机轻松降服,
怎么陶刺史一人到,
广州官吏就忘了王家两代恩情,
转而支持陶刺史,
将王机擒获诛灭了哪?”
司马睿眉头一皱,
问道,
“你想说,
陶侃和顾家有勾结?
陶臻娶了顾家女?”
郭璞摇了摇头,
说道,
“这十年间,
吴郡四姓已成衰宗,
再也起不了风浪,
陛下倒是可以提携一番。”
司马睿点了点头,
又问道,
“那你是说……”
郭璞又绕了弯子,
说道,
“田氏代姜,
陛下不可不防。”
司马睿点了点头,
他也有所耳闻,
陶侃到了广州之后,
每天就把院里的砖瓦搬到门口去,
再把门口的砖瓦搬回院里来,
说什么不能荒废有用之身,
大有一副大材小用的屈才样子。
说道,
“这些朕也有耳闻,
只是现在能依靠的人,
实在是不多,
即便是太子,
也有自己的想法。”
郭璞没接这句话,
绕了过去,
说道,
“臣听说淮陵王误杀了大司农孔侃?”
司马睿点了点头,
说道,
“朕正发愁怎么处置淮陵王,
才能让满朝公卿满意。
景纯有什么好的主意嘛?”
郭璞说道,
“要让满朝公卿满意,
就得先找到让他们能满意的人。”
司马睿点了点头,
说道,
“你是说,
把尚书郎孔坦召回来,
由他来给淮陵王定罪?”
郭璞点了点头,
说道,
“正是此意,
这有三个好处,
一,孔坦是孔侃的嫡子,
他来给淮陵王定罪,
公卿找不到反对的理由。
二,将孔坦从乌程县抽调回来,
那会稽孔家就很难从乌程捡到好处,
三,陛下可以再派一得力之人去接孔坦的职。”
司马睿满意的点了点头,
说道,
“景纯这个办法好,
那你看,
这个人派谁去最合适?”
郭璞说道,
“陛下刚才不是已经讲了嘛?”
司马睿笑了笑,
说道,
“你也觉得刘超能担此任?”
郭璞说道,
“世瑜向来公正,
而且台郎策试时,
也和孔坦、王羲之、庾亮都打过交道,
派他去再合适不过。”
司马睿又点了点头,
说道,
“朕也属意刘超,
那这事就这么定了。
这点面子,
茂弘还是能给朕留的。”
郭璞没有接话,
司马睿继续问道,
“乌程县的事情,
你怎么看?”
郭璞问道,
“陛下是问王公,
还是豪强?”
司马睿说道,
“自然是都问。”
郭璞说道,
“陛下一下子砍了王公三分之二的食俸,
他们也只能到处去找些新地来弥补损失了,
要不然,
他们的私兵还怎么养,
难道真像西阳王说的,
都贡献出来,
交给陛下,充实六军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