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得舆论者得天下!

早年,谢振邦教授获公费派遣,前往苏联潜心学习。在那里,他争分夺秒,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一心只为学得真本事。回国后,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寒来暑往,从不懈怠。那些密密麻麻的数据、反复钻研的实验,见证着他的付出。凭借着卓越的智慧和不懈的努力,他在业内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瞩目的成就,为国家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受他的影响,两个女儿也在学术道路上一路高歌猛进,成为国内超一流名校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一家人都是行业精英。谢振邦教授一心为国,纯粹得如同赤子,他的每一次科研突破,都饱含着对祖国的热爱。

当转基因技术被谣言搅得乌烟瘴气,谢振邦教授本着知识分子的良心,撰写了一篇科普文章,用事实和逻辑驳斥谣言。他只希望大众能了解科学,不再被不实言论误导。可谁能想到,这篇文章招来的竟是铺天盖地的恶意攻击。那些人根本不去核实一个字,张嘴就污蔑他是“孟山都的走狗”,把脏水一股脑泼向这位一心报国的老科学家。

小主,

张启想到这些,只觉得眼眶发热,内心满是愤怒与无奈。谢振邦教授这样的科研前辈,本应备受尊崇,如今却被无端抹黑。这背后,是整个舆论环境对科学技术的恶意抵制。张启咬咬牙,目光坚定起来,他在心底暗暗发誓,一定要改变这现状,让真相被看见,还谢振邦教授和所有科学家们应有的清白 。

张启揉了揉发涨的太阳穴,脑海中又浮现出饶毅教授的身影。

饶毅教授,那可是学界赫赫有名的人物。回溯至上世纪90年代,彼时海外生活和科研环境优越,诸多诱惑摆在眼前,饶毅教授却怀着一腔报国热血,毅然决然地从美国归来,成为海外科学家归国奉献的杰出典范。

在学术生涯里,饶毅教授始终秉持刚正不阿的处世态度,他嫉恶如仇,面对学术不端行为,向来是零容忍,毫不留情地予以揭露和批判。在学界,他凭借自身的正直与果敢,赢得了广泛的尊重与赞誉,大家都尊称他为“学术界的海瑞”,他的存在,宛如一股清流,让学界多了几分纯粹与正气。

然而,世事难料。饶毅教授不过是基于科学事实,为转基因技术说了几句公道话,便就此陷入舆论的风暴眼。一夜之间,网络上充斥着铺天盖地的恶意言论。那些不明真相的网民,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仅凭无端猜测,就给饶毅教授扣上了“花旗国派回来的间谍”“孟山都的狗腿子”等不堪的帽子。各种无端指责和污蔑如潮水般涌来,将饶毅教授淹没其中。

饶毅教授本可以选择沉默,置身事外,可他骨子里的那份执着和对科学的坚守,让他无法对这些恶意中伤坐视不管。他一次次地站出来,试图用科学知识和理性分析,拨开舆论的重重迷雾,让大众看清转基因技术的真相。但他的努力在那些偏激的声音面前,显得如此无力,恶意的攻击依旧如影随形。

张启越想越气,一拳砸在桌子上,桌面的台灯都跟着晃了晃。

这些为国家科研事业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人,本应在鲜花与掌声中继续为科学探索前行,如今却被这些毫无根据的舆论伤害得遍体鳞伤。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他们勇敢地扞卫科学真理,为被误解的转基因技术发声。

张启目光坚定,他在心底暗暗发誓,一定要改变这现状,不能让这些正义之士的付出付诸东流,更不能让科学的进步被无知和偏见所阻碍。

张启的手指机械地滑动着屏幕,不由自主地点开了那个叫“大路铺子的居士”的网页。

一进入页面,铺天盖地的恶意扑面而来。张启的目光瞬间被一系列针对何祚庥院士的人身攻击言论所吸引,那些词汇不堪入目,突破了人伦道德的底线,污秽至极。每一个字都像一把带着毒液的匕首,狠狠地刺向一位为国家科学事业奉献了一生的老人。

何祚庥院士,在理论物理等诸多领域都有着卓越的贡献,他将自己的青春与智慧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国家。他的研究成果,推动了中国科技的进步,为国家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一生,是为科学真理不懈奋斗的一生,是值得所有人敬仰的一生。

可如今,在这个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却被一个躲在屏幕后的匿名网民肆意诋毁。张启看着那些恶毒的话语,只觉得一阵恶心,眼眶也因愤怒微微泛红。他实在无法理解,一个人究竟要有多大的恶意,才能对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说出这样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