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马来亚的时局

对掸邦农村的考察,让陈平很有感触。

掸邦农村的制度是和掸邦的国情相适应的。

这个制度体现了公平,也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农村的生产力可以说得到了充分地释放。

在现有的条件下,要想再进一步提升农业的产值,都已经很难了,最多只能是尽量改善农村的交通条件和居住环境。

除了考察农村,陈平还考察了掸邦的城市。

朱江有意安排陈平到毛淡棉进行考察。

鳞次栉比的城市建筑,繁忙的码头,川流不息的车流,宽阔的街道,灯红酒绿的夜生活,让陈平目不暇接,目瞪口呆。

这里的劳动者,工人,司机,服务员,公司职员,个个都显得忙碌但又从容。

这是一个年轻的城市,到处都是年轻人,整个城市充满了荷尔蒙。

这是一个新奇的城市,到处都是新鲜事物。

这是一个开放的城市,在这里可以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人。

但这又是一个有序的城市,这里没有流浪汉,没有贫民窟,没有乞丐,没有暴力。

这里有风俗店,但被限制在特定区域。

在掸邦的考察,让陈平陷入深思。

掸邦这样的一个国家,到底是我们应该打倒的对象,还是我们应该达到的目标?

陈平隐隐地觉得,朱江安排他考察掸邦,是想让现实说服他,让他改变自己的主张。

陈平觉得需要和朱江谈谈。

从毛淡棉回到景栋,陈平专程拜访了朱江。

朱江一脸笑容接待陈平。

“陈主席神采奕奕,看样子这次考察收获不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