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下事,三两步

如同化作雄鹰,从天空向下看宋金两军精锐决战,就会发现一种诡异的情况。

金军围攻宋军不假,其中有一股金军如同长枪般凿进了宋军的阵型,也确确实实的凿开了,然而宋军却如同一颗顽固的坚果一般,不仅仅没有彻底裂开,更是将凿子都牢牢夹住,让其不得移动。

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时俊牢牢顶住了身为凿子头的完颜王祥。

随后隐藏的两路甲士从侧翼杀向完颜亮的金吾纛旓,虽然没有在第一时间杀掉完颜亮,却依旧对金军侧翼产生了威胁。

跟在完颜亮身边的大怀忠第一时间就反应了过来,直接唤来合扎猛安的两名行军猛安:“完颜阿品,李忠,你们二人各带本部,将这两伙子不知死活的宋狗斩杀!给你们半刻钟!速去!”

两名行军猛安不敢怠慢,各自点起二百兵马,分向左右。

大怀忠目送二人离去,随后又看向了身后。

彼处,正有许多骑兵在一面飞虎大旗的指引下抵达战场。

对完颜亮说道:“陛下,刘飞虎子来了,似乎正要从咱们身后进攻。我军可能要攻不下去了,还请速做决断!”

决断?

什么决断?

当然是退兵的决断了!

大怀忠原本还以为金军只要攻破宋军的外围防御,就能予取予求,谁成想到这伙子宋军这么硬气,在这种情况下竟然都没有崩溃。

靠近金军穿凿阵型的那百余宋军几乎在被数面夹击,却在军官的指挥下围拢成了一个更小的方阵,连逃跑的意思都没有,直接与金骑展开了对攻。

这尼玛都是什么东西?

这种军队要是在淮河沿岸,再配上强悍的将领,没准现在金军还他妈在啃淮河防线呢!

如果大怀忠自己率军在此,他可能还不会说要撤退,毕竟此时只是攻势受阻,胜负还未分,但完颜亮在这里就是两说了。

这可是金国的皇帝,别说死在这里,就算受了些难恢复的伤,国内的政治动荡立马就会如同山呼海啸般涌来。

完颜亮却是摇头:“事到如今,也只有俺能挽回局势了,大金最精锐的三个万户,绝对不能覆灭在这里。”

大怀忠想要说什么,却只听得完颜亮下令:“阿忠,集结所有兵马,杀向彼处!”

大怀忠看向完颜亮手指的方向,正是混战中央战场之后的那面虞字大旗。

饶是战阵之中军令如山,大怀忠也彻底忍耐不住,不顾上下尊卑拉住了完颜亮的马缰绳:“陛下!如何能行此险策?中间被隔断不说,那边还有李显忠!”

这实在是太危险了,须知那可是李显忠!

虽然此时对方被击败,惶惶如丧家之犬,但这种传奇大将都是奇迹常伴我身的存在,谁知道对方会不会突然爆发,乱军之中将完颜亮剁了?

更别说中间还有一大团的混战战场,后路兵马必定会混乱,会被迟滞,完颜亮此举就是孤军深入,就是将自己摆在最危险的位置上!

完颜亮脸上露出一丝疯狂之色,狞笑着说道:“刘锜那厮已经被俺射倒,再宰了李显忠,此战才算圆满!”

大怀忠愕然,随即就心中悚然。

他猛然意识到了面前这名君王平日里的脾性。

在攻入两淮之后由于一路势如破竹,所获得的远远超过庙算,完颜亮也变得听从劝告了,但这并不是他的本性。

这只是从渡江灭宋到全据两淮的妥协。

而且这个妥协其实是在当朝的尚书左丞纥石烈良弼在完颜亮当场杀掉太后作威胁后,依旧不让步,用天下大势来逼迫完颜亮做出的。

宁可疲敝天下,弄得金国境内自宗室国族到豪强百姓都过不下去,也要南征宋国,成就千载大业的才是真正的完颜亮。

如此君王,临阵做出的决定,大怀忠如何能劝得住?

然而大怀忠还是有些误会完颜亮。

风雪之中,天色昏暗,再加上战场混乱嘈杂,作为身在阵中的军事长官,能发布的命令其实很少,能直接指挥的部队也很少。

就比如说完颜亮若是给一名猛安下令,让他围攻刘淮,首先得派出军使找到那名行军猛安,这本身就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

找到那名猛安之后,他还得聚拢自己的部下才行。一来二去,等这名猛安准备完全之后,刘淮早就把完颜亮活剐八百遍了。

真正能给予部下大略命令的是什么?

是旗帜。

将领的旗帜在哪里,哪里就会是部下瞩目的焦点。而在将领的旗帜向前冲锋之时,也会给部下标明冲锋的方向。

完颜亮不是不想集中一票猛男,先宰了身后的刘淮。

然而刘淮此刻却在金军的后阵,若是大纛向后一退,不知道的还以为完颜亮要弃军而逃了呢!

到时候金军士气也别要了。

如此一来,完颜亮的选择就很少了。

很快,四百甲骑就再次聚集,在完颜亮周围大声欢呼起来,随后,大怀忠一马当先,向着那面虞字大旗杀了过去。

就在这四百精骑刚刚起步之时,完颜亮只听到身后传来了巨大的喊杀声,随即则是欢呼声与隆隆马蹄声,口号一开始极其嘈杂,到了最后,所有的言语都汇聚成了一句话。

“杀完颜亮!”

“杀完颜亮!”

飞虎军已经自后阵发动了冲锋,而完颜亮却只是回头望了一眼,透过风雪看到了那面飞虎大旗之后,冷然回头:“跟上阿忠!跟上去!”

此时大怀忠已经当先杀了出去,已经来不及转向了。

而且在如此纷乱的战场上,最安全的地方反而是大军之中,所以金吾纛旓并没有撤退或者驻足,反而向着宋军阵型内部直插过去。

在中古时期的战场,大军传递消息的速度是很慢的,所以大部分正在作战的金军并没有在如此纷乱战场上发现战况的变化,然而金吾纛旓的移动却是明明白白的。

当代表金国皇帝的金吾纛旓再次移动,而且是向着宋军军阵最中心移动之时,金军无不振奋,士气进一步暴涨,疲惫的士卒在军官们的驱使下,再次对着宋军发动了进攻。

但也不是所有人都盲目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