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重新坐下,平静地说):简单,比如试试深呼吸,吸气4秒,屏住7秒,再呼气8秒,重复几次,能让身心放松。还有,把你担忧的事写下来,分分类,看看哪些是能控制的,哪些是控制不了的,别为控制不了的事瞎操心。
郭先生(连忙点头,拿出纸笔记录):好的,大师,这个方法感觉挺有用。还有别的吗?
大师(微笑着说):再给你个法子,每天固定15分钟,专门用来焦虑。这15分钟里,你可以尽情想那些烦心事,时间一到,就告诉自己停止,把精力放回正事上。
郭先生(好奇地问):这样真能行?听起来有点奇怪。
大师(肯定地说):当然,这是帮你把焦虑集中,不影响其他时间的生活和工作。另外,生活里也别太紧绷,得有点社交放松。你平时有社交吗?
郭先生(无奈地摇摇头):哪有时间啊,工作忙完就累瘫了,哪还顾得上社交。
大师(耐心地劝道):社交可不只是应酬,它是心灵的缓冲带。你可以选低消耗的互动,像加入豆瓣小组,和人文字交流;也能每周主动约朋友线上玩半小时游戏,放松又联络感情。
郭先生(眼睛一亮):这个好,我以前咋没想到呢。对了大师,我这人还挺爱开导别人,可自己遇到事就犯愁,这是为啥啊?
大师(笑着说):能开导别人,说明你有共情能力,这是优点。但要注意别过度消耗自己,把开导别人当成资源,比如去知乎回答情感问题,既能帮人,还能锻炼表达,提升自己。
郭先生(兴奋地说):大师,您说得太对了!我感觉一下子明白了好多。可还有个问题,我有时候头疼得厉害,是不是跟这焦虑有关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