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沉默了一会儿,语气诚恳):“大师,我知道我可能有些地方考虑不周,但我真的很想把这个方案完善。您能给我一些具体的建议吗?”
大师(喝了口水,思考片刻):“首先,课程时长和互动环节要重新设计,要更贴合实际教学情况。其次,场地和设备的管理要制定详细的流程,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还有,师资的安排要更合理,要考虑到老师的专业特长和工作强度。”
我(认真听着,不时点头):“大师,您说得太对了。那关于课程设计方面,您觉得我应该怎么调整文化类课程和其他课程的比例呢?”
大师(耐心地说):“文化类课程虽然不能超过总课时的50%,但也不能太少。要根据不同年级的需求,合理分配。比如低年级可以多一些兴趣培养和基础能力训练的课程,高年级适当增加文化课程的深度和广度。”
我(眼睛一亮):“那对于选修课程,您有什么建议吗?我想让选修课程更丰富,更有吸引力。”
大师(想了想):“选修课程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和未来发展方向。可以增加一些科技类、语言类的课程,比如编程、机器人、英语口语等,这些都是现在家长和学生比较关注的领域。”
我(感激地说):“太感谢您了,大师。您的建议太有价值了。那在运营方面,除了我提到的那些,还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吗?”
大师(微微一笑):“你设置的家长课堂很不错,但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让家长真正参与进来。还可以定期举办亲子活动,增强家长和学生对机构的认同感。”
我(兴奋地说):“这个主意太好了!大师,今天跟您争论了这么多,虽然一开始心里不好受,但现在真的收获满满。我一定会按照您的建议,好好完善这个方案。”
大师(拍了拍我的肩膀):“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但要多听听不同的意见。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我们要用心去做,不能只凭一腔热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