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实事求是

明末争雄 如梦观影 1828 字 14天前

卢象升听说宋彩蝶并不讲经学,也就点点头,没有再多问。

但如果让他知道还有个开书院的女先生陶樱,怕是不会轻易放过。

“商会的女郎也挺多的。”

“毕竟要协调许多女工和女掌柜的事情,男人也不太方便。”陈吉发解释道,“您看,女郎有专门的值房,生活区更是专门做了隔离,迄今为止还未出过什么不雅之事。”

“却也不是不能用,只是不要太张扬。”卢象升见陈吉发有些紧张,于是放松表情,笑着嘱咐道,“子安在江夏乡里名声大,这些乡民不会议论你,但往外开拓还是要注意些,别让某些人找到攻讦的理由。”

“多谢大人提点,学生谨记于心。”

出了合作社的值房,前面便是苏家湾学堂。这也是陈吉发不太想让上司细看的地方。

苏家湾学堂作为最早开办的夜校,陈吉发的人才储备库,里面教的许多东西,都有些离经叛道。比方说思想方面,既讲朱熹,又讲李贽,还讲西方近代哲学;在制度方面,既讲皇权天授,又讲君主立宪,代议制,政教一体等;在经济方面,既讲农耕经济,又讲市场经济,还讲海洋经济;在数学方面,既讲传统的筹算,又讲代数几何;在物理学方面,既有当前主流的地心说、天圆地方说、混沌五行说,也有日心说、物种起源说、原子论等等知识。总得来说,苏家湾学堂有些后世综合大学的样子,任何理论知识都是兼收并蓄,开放思考,不设禁忌。

未来,有些高端的学说要慢慢移到金口书院去,但现在,金口书院作为苏家湾学会对外的窗口,还不能太离经叛道,需要循序渐进。

陈吉发认为有些让人不好接受的书籍全部都收起来了,平日里思想比较激进的学子也都安抚在宿舍,但他不能确定卢象升会不会看出点什么东西来。毕竟,能在历史上留下大名的杰出人才,智商和洞悉力都是非常人所及。

进入书院,正门的影壁上提着书院的训词——

事明于效,理定于证。

这句话出自是东汉思想家王充的名句。

他的思想包括元气自然论、无神论、认知论、历史观、人性说、命定论等,是中国古代无神论的代表人物,也是实证法的主张者。

陈吉发用他的箴言,意在告知学子做事要脚踏实地,实事求是,追求学以致用,用有成效;做学问要严谨认真,讲求证据,不要迷信权威,人云亦云。

卢象升是个实干派,看到这两句话,顿时引起共鸣,连连称赞。

陈吉发连忙拱手,带着卢象升和一众府县官员看教室、图书室、活动室和实验室。

虽然这所学堂与传统的乡学有些区别,但经过陈吉发的仔细收拾之后,总体而言中规中矩。

在平淡的看完所有安排好的项目后,卢象升在一方书桌的角落看到某位学子用小刀刻上去的座右铭。

这种细枝末节的字迹普通人显然不会注意,但这位封疆大吏居然一眼就看到了。

他装若无意的指着那句浅浅的刻画问陈吉发:

“这句话出自哪位大能?本官似是未曾读过。”

陈吉发定睛一看,心中暗骂,哪个小兔崽子刻的!可是麻烦了!

那句话出自严复的《天演论》,这本书是陈吉发抄来给孩子们作为普及读物的。

孩子刻下的十六个字,正是《天演论》最核心的观点: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