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排大字下面,孩子自己还刻了段小字的解语:
“往圣已矣,开后世太平,还看吾辈。”
这如何能解释?陈吉发只感觉额头都冒出了冷汗,赶忙赔笑道:
“这……小孩子瞎胡闹,回头学生必狠狠训他。”
卢象升似笑非笑的看了眼陈吉发,他内心里已经笃定这句话肯定不是出自经典,应该是陈吉发自己的观念,在学堂教给了学生,于是缓缓开口。
“复社如今正是红火,崇尚文章复古,你这观点,正与复社相左,讲究求新。若是张薄等人见了,必与你一辩高下。不过,本官也不懂复社那帮人为何崇古,今日事今日人为之,事不可为,皆今人无能,难道求祖宗就能解决问题吗?”
“巡抚大人……”
“所以,今人当求真,求实,求新。只有眼睛向前看,看长远,看实在,才能真正洞察世事。为人、为官、为政,皆应以此为要。”
陈吉发从未想过一种可能,就是自己这个穿越者,会有一天被这个时空的土着所折服。
然而,现实摆在眼前,就是这位真才实学,年轻轻就中了进士,三十五岁就做了封疆大吏的卢象升,几句话讲到了陈吉发的心坎里去,让他不由自主的感觉遇到了知音。
他现在理解为什么名将抬手一挥,千万人舍生忘死。
是这种洞悉人性的敏锐,是这种求同存异的风度,是这种统一价值观念的能力,让与他接触者获得了认同感、尊严感、成就感,于是也就超越了寻常的情感,愿意为伟大的志向赴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人说的极是,学生佩服。”
“这孩子有些野心气魄,子安要好好教养。如今敢做事,能做事的能臣不多了。待今后他金榜题名,你要提醒他记得这句箴言,开后世太平。”
“谨遵大人教诲!”
卢象升没有再多说多看,领着大队人马要走,陈吉发挽留他用餐,却未能尽地主之谊。
“如今海内不靖,不敢放浪形骸。子安大才,日后多多相助,待你我荡平贼寇、安定天下之日,再纵论古今,把酒言欢!”
陈吉发眼眶湿润,原本只是简单想利用卢象升实现个人利益,保护这个小家子安全的想法,似乎也有了那么点提升。
他忽然觉得,自己在卢象升这里看到了某种光,指引着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扛起了这个文明的脊梁。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前路险阻,虽九死而无悔。
他知道真正的历史上,卢象升怀着安定海内的梦想,怀着对国家的忠贞,在皇帝的责问、投降派的掣肘和对乡民的情义中,毅然决然的率领手中仅存的劣势兵力冲向了满清的军阵,壮烈身亡。
因此,在这个时空,这个时间节点,陈吉发郑重的向这位国之柱石拜道——
“学生必竭尽所能,助卢大人得偿所愿!”
从苏家湾离开后,卢象升与邓来鸾在马车上一路聊了许多,聊年轻时的意气风发,聊这些年失散的同伴,聊天下间发生的大事。
最终,邓来鸾叹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