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招兵买马

郭成浩听了哈哈大笑:“兄弟,你这就外行了,你没看到我在策划书里说要设立一个法人代表吗?法人代表兼总经理嘛,这就是职业经理人,你自己去物色一位总经理,或者从东五集团里挑选一个过去也行,那些管理上的事情不用你操心,你只负责技术就行。”

李凡高看着那策划书,跟自己想象中的技术诊断服务公司有点不同啊。一句话说,就是规模比自己的计划大了许多,他只是想开一个只有几个人的公司,专做电力诊断而已。

又听得郭成浩说道:“兄弟,这事你得听我的。我跟你说,我们东五能源集团现在在周边省份每年都有两三百个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上马,大的有四五兆瓦,小的只有20千瓦。这些项目分布在各地,你那里如果没有那么多人手,怎么去各个地方进行检测诊断呢?”

李凡高想了想,觉得五哥说的有道理,于是也只好按照郭成浩所策划的公司架构进行筹备。

不过,李凡高还是坚持精简人员,人事部门就不需要了,有公司办公室一位职员兼任就行,财务部就保留了下来。

接下来,李凡高便开始物色公司的管理人员,郭成浩叫人事部张经理把集团公司和下属公司,家在江宁府的员工资料全都拿给李凡高挑选。

选用江宁府本地人,利于稳定军心,增加凝聚力。

在这些资料中,李凡高看到了三个老熟人。

一个是郭立言,这家伙是郭成浩的远房亲戚,与李凡高同一时间进集团公司,在集团里与李凡高也很是熟络。

第二个却令李凡高眼前眼中一亮,竟然是主持暹罗光伏发电场项目建设的方经理,方行义。

李凡高对此人印象挺好,暹罗光伏发电项目分两个子项目,一个就是方行义主持的光伏发电场建设项目; 另一个是一位姓郭的经理主持建设的升压站及电网线路建设项目。

两个项目一对比,立判高低,显示出方行义的能力。

此人的协调能力和执行能力很强,做事细致,最重要的是较为方正,即使远在海外,也没有偷工减料的行为,不占公家便宜。

李凡高一看此人的资料就想把他挖过来。

第三个人就是与李凡高一起赴新省进行项目调查检测的工程师,姓张,叫张锦豪。

李凡高决定选用这三人组建在江宁的电力技术服务公司。当然,还有一位就是他的跟班于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