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藏边,福康安的军队因为粮草问题陷入了困境。士兵们的口粮开始短缺,军心也出现了一些波动。福康安深知,若不尽快解决粮草问题,军队的战斗力将会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影响到整个战局。
他一面安抚士兵们的情绪,一面想尽办法筹集粮草。他派人到周边的藏民部落,向他们购买粮食。藏民们深知清军是为了保护他们,纷纷慷慨相助。但即便如此,筹集到的粮草也只能解一时之急,无法满足长期的作战需求。
福康安心急如焚,他不知道京城那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何自己派去的信使迟迟没有消息。而此时,廓尔喀人似乎察觉到了清军的粮草问题,他们开始频繁地在清军营地附近骚扰,试图寻找机会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藏边的局势愈发危急,福康安既要应对敌军的骚扰,又要解决粮草难题,还要等待京城的消息。而松筠在前往藏边的途中,又会遇到什么阻碍?和珅等人的阴谋能否被识破?这一切都如同重重迷雾,笼罩着大清的边疆和朝堂……
松筠一行人一路快马加鞭,向着藏边疾驰。然而,和珅等人岂会轻易让他顺利到达。在松筠必经的道路上,他们安排了一伙强盗。这伙强盗平日里就受和珅豢养,专干些杀人越货的勾当。
当松筠一行进入一片山林时,突然听到一声唿哨,从四面八方涌出一群黑衣人。黑衣人手持利刃,凶神恶煞般地朝着松筠等人扑来。松筠的护卫们迅速将他护在中间,拔刀与黑衣人展开殊死搏斗。
松筠坐在马背上,镇定自若地观察着战局。他深知,这些人绝非普通强盗,背后必定有人指使。他大声喊道:“各位兄弟,奋力抵抗,这些贼人定是受人指使,意图阻止我前往藏边。我们绝不能让他们得逞!”
护卫们听了,士气大振,更加奋勇地与黑衣人拼杀。双方激战正酣,就在松筠等人渐渐有些抵挡不住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原来是甄平带着一队当地的清军赶来。甄平立刻率领士兵们冲了过来。
黑衣人见势不妙,无心恋战,纷纷四散逃窜。松筠看到是甄平带人杀退了那伙强盗,问道:“将军是何人?日后我也好感谢将军!”
甄平回答道:“由于几次的半路劫杀,刘墉刘大人怕再有此事发生,便派我暗中保护松筠大人,大人可放心上路了。”
松筠听闻是刘墉派的人后,表示了感谢,继续赶路。经过一番波折,松筠终于抵达了福康安的营地。
福康安见到松筠,心中大喜,急忙将粮草被做手脚以及自己派信使回京无果等情况,详细地告知了松筠。松筠听后,眉头紧皱,说道:“大帅,看来京城有人蓄意陷害你,想要破坏藏边战事。此事我定会如实向皇上奏明。”
松筠在营地内仔细调查,询问了许多士兵和将领,收集了大量关于粮草问题以及福康安治军严谨、善待百姓的证据。之后,他带着这些证据,快马加鞭赶回京城。
与此同时,福康安并没有坐以待毙。他深知,粮草问题一天不解决,军队就一天处于危险之中。于是,他决定再次主动出击,袭击廓尔喀的粮草运输队。只要截断敌军的粮草,就能打乱他们的进攻计划,为自己解决粮草问题争取时间。
福康安挑选了一批精锐士兵,组成突袭小队。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突袭小队悄悄出发了。他们沿着山间小道,小心翼翼地朝着廓尔喀粮草运输队的必经之路摸去。
当突袭小队到达预定地点时,他们埋伏在道路两侧的草丛中,静静地等待着敌军的到来。过了许久,终于听到了远处传来的车轮声和马蹄声。廓尔喀的粮草运输队缓缓进入了他们的视野。
福康安低声对身旁的士兵说道:“听我号令,等敌军靠近,先射杀他们的护卫,然后迅速出击,抢夺粮草。”
当廓尔喀粮草运输队进入射程后,福康安一声令下,箭如雨下,瞬间射向廓尔喀的护卫们。惨叫声顿时响起,走在队伍外侧的护卫纷纷中箭落马。清军突袭小队如猛虎下山一般,从道路两侧的草丛中一跃而出,挥舞着手中的利刃,朝着粮草运输队冲去。
廓尔喀人被这突如其来的袭击打得措手不及,但他们很快反应过来,组织起抵抗。双方短兵相接,厮杀在一起。月光下,刀光剑影闪烁,喊杀声震彻山谷。福康安身先士卒,冲入敌阵,手中长刀挥舞得虎虎生风,所到之处,廓尔喀士兵纷纷倒地。
突袭小队的士兵们见主帅如此勇猛,士气大振,以一当十,奋勇拼杀。然而,廓尔喀的粮草护卫队也并非泛泛之辈,他们在短暂慌乱后,迅速稳住阵脚,凭借着人多势众,渐渐与清军形成僵持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