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朝廷如何采取赈灾措施暂且不表,单说刘墉、纪晓岚他们,带着“我”和付钰及那二十名护卫,出了京城。京城之外,一眼望去大量粮田荒芜,大片麦苗干枯而死,那焦黄的颜色刺痛了人们的眼睛,仿佛大地在痛苦地呻吟。
刘墉望着眼前的惨状,眉头紧皱,忧心忡忡地说道:“这灾情如此严重,百姓们将来可怎么活啊!”
纪晓岚也是长叹一声:“我们须得加快步伐,尽快赶到灾区,多救一人是一人。”于是众人快马加鞭,一路向南。
一行人首先来到了纪晓岚的老家河间府。行至一处村庄,刘墉等人下马查看,发现村子里的水井早已干涸,那井底的泥土干裂得像龟壳一般,让人触目惊心。
“这可如何是好?”“我”忍不住说道,声音中带着颤抖和恐惧。
刘墉沉思片刻,道:“先去附近找找看,是否还有水源。”
众人分散开来,四处寻找。终于,一名护卫发现了一处隐藏在山脚下的水潭,水潭里不断地冒出涓涓细流,水潭的四周倒是呈现出一片生机。
刘墉当即决定:“在此设立临时救济点,先给灾民们分发一些水。”然后派人找来当地官府,负责按照当地情况分发和利用这里的水源,不得浪费。
消息传开,周边的灾民纷纷聚拢而来。他们那渴望的眼神,仿佛看到了救命的稻草。刘墉和纪晓岚亲眼看到乡亲们取水的情形,内心在暗暗落泪。
“大人,这点水也撑不了多久啊。”付钰满脸忧虑和无奈地说道。
刘墉咬咬牙,用坚定和不屈的口吻说道:“继续往前走,看看有没有其他办法。”
用了数日时间查看了河间府境内的子牙河、黑龙港河西支、马兰河、古洋河、小白河、于家河等。除了子牙河外,其它的河流皆是河床干裂,滴水皆无。
刘墉找到当地的官员,严厉地问道:“为何还未组织百姓自救?”他的目光如炬,仿佛能看穿官员的心思。
那官员唯唯诺诺:“下官实在是无能为力啊,粮食短缺,人力不足。”他的声音颤抖,不敢正视刘墉的目光。
刘墉怒喝道:“身为父母官,怎能如此不作为!立即召集百姓,共同商议对策。”他的声音如雷贯耳,吓得官员浑身一颤。
在刘墉的督促下,当地官员开始行动起来,组织百姓挖掘渠道、打井、引流子牙河水源来进行自救。
这儿是纪晓岚的家乡,纪晓岚则积极地四处走访,安抚灾民情绪,组织民众积极寻找水源,倒也忙得不亦乐乎。
这时,“我”发现有一伙不法商人在暗中囤积粮食,高价售卖。
“大人,此事非同小可!”“我”怀着愤怒和焦急的心情急忙向刘墉汇报。
刘墉眼神一凛:“立刻带人查抄,将粮食归仓,绝不允许不法商人在这个时候大发国难之财!”
经过一番追查,终于将不法商人绳之以法,收缴的粮食也及时归入地方粮仓,及时震慑了一些利用投机取巧、祸国殃民的不法商人。
在刘墉等人的努力下,此地灾区的情况逐渐有所好转。但深知这只是开始,还有更多的困难等待着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