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正邪之争

刘墉沉吟片刻,缓缓说道:“桂中堂所言极是,此案的关键在于边疆军饷的去向。我们需从户部、兵部的账目入手,仔细核查每一笔军饷的流向。至于和珅,我们需小心应对,切莫被他牵着鼻子走。”

我点头称是,心中也感到此案的复杂与棘手。回到府中后,刘墉立即召来甄平,动用粘杆处的力量,开始着手调查边疆军饷的账目。

与此同时,和珅坐在书房之中,手中把玩着一枚玉扳指,神色淡然。刘全站在他的面前,低声汇报着刘墉、纪晓岚的动向。

“老爷,刘墉今日拜访了大学士阿桂,似乎是在请教边疆军饷一案的处理方法。”刘全低声说道。

和珅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不屑:“刘墉此人,刚正不阿,行事果断,但他太过正直,不懂变通。此案牵涉甚广,他若一味追查,恐怕会引火烧身。”

刘全低声问道:“老爷,我们是否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以防刘墉查出什么不利于我们的事情?”

和珅摆了摆手,淡然道:“不必。刘墉虽正直,但他并非不懂权衡利弊。此案牵涉甚广,他若真查出什么,也不敢轻举妄动。我们只需静观其变,必要时再出手。”

刘全点头称是,退了下去。和珅知道,此案背后涉及到了一个很大的利益集团。而他早已布下了局,只等刘墉与纪晓岚一步步走入他的陷阱。

另一边,阅微草堂的纪晓岚坐在书房中,手中握着一卷古籍,却无心阅读。他的心中充满了疑惑与不安。边疆军饷一案,牵涉甚广,朝中多位重臣皆被卷入。以他的根基和人力,很难撼动他们。

正待刘墉等人开始进入军饷案调查的时候,乾隆四十八年刚刚获赐双眼花翎,充国史馆正总裁、文渊阁提举阁事、清字经馆总裁的钱沣,却突然拜访刘墉。

见到刘墉给钱沣施礼后说道:“刘大人,下官钱沣听说皇上让您、和珅、纪晓岚共同查访边疆军饷案之事。下官也想协助你们一起办案,不知可否?”

刘墉见钱沣主动请缨,心中略感意外,但面上不显,只是微微一笑,拱手还礼道:“钱大人有心了。此案牵涉甚广,若能得钱大人相助,自然是再好不过。只是不知钱大人对此案有何见解?”

钱沣神色庄重地低声说道:“刘大人,下官虽不才,但也听闻此案背后牵扯甚多,尤其是边疆军饷的流向,似乎与朝中某些权贵有关。下官以为,此案若不彻查,恐会动摇国本。因此,下官愿尽绵薄之力,协助大人查明真相。”

刘墉闻言,心中暗想。钱沣虽年轻,但为人正直,素有清名,且刚刚获赐双眼花翎,显然是乾隆帝颇为器重之人。若能得他相助,或许能在此案中多一分胜算。

于是,刘墉点头道:“钱大人有此心,下官甚是感激。既然如此,我们便一同查案。不过,此案牵涉甚广,需小心行事,切莫打草惊蛇。”

钱沣拱手道:“刘大人放心,下官明白轻重,定会谨慎行事。”

两人商议一番后,决定先从户部和兵部的账目入手,仔细核查每一笔军饷的流向,并向乾隆借用了钱沣共同参与调查。

与此同时,刘墉也暗中吩咐甄平,继续动用粘杆处的力量,暗中调查边疆将领的奏报和军需物资的调拨记录。

然而,就在刘墉等人紧锣密鼓地展开调查时,和珅那边也有了新的动作。

和珅坐在书房中,手中把玩着一些古玩玉器,神色淡定。刘全站在他的面前低声汇报道:“老爷,刘墉今日与钱沣密谈,似乎有意让他参与边疆军饷一案。”

和珅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冷意:“钱沣?此人年轻气盛,刚正不阿,倒是个麻烦。不过,他若真敢插手此案,恐怕会引火烧身。”

刘全低声问道:“老爷,我们是否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以防钱沣查出什么不利于我们的证据?”

和珅摆了摆手淡定的说道:“不必。钱沣虽正直,但他毕竟年轻,经验不足。此案牵涉甚广,他若真查出什么,也不敢轻举妄动。我们只需静观其变,必要时再出手。”

当纪晓岚知道钱沣也加入到刘墉的调查行列中时,便即刻和刘墉商量一起调查此案,以防自己出现偏差而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