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又商议了许久,直至深夜,才各自散去。刘墉回到府中,久久难以入眠。他深知,一场与和珅的暗中较量即将拉开帷幕。
和珅此时也没闲着,在府中与他的心腹之人商议着当今的朝局。烛光下,和珅阴沉,眼神中透着警觉说道:“近日,总感觉有些不对劲。皇上深夜召见刘墉,不知所为何事。你们务必密切留意刘墉和王杰他们的一举一动,若有任何风吹草动,立刻告知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苏敬文住在京城西郊一处幽静的小院里,此处虽远离繁华的街市,却也别有一番宁静雅致。
王杰来到小院门前,轻轻叩响了门环。不多时,一个年轻的书童打开门,见是王杰,赶忙行礼:“王大人,您怎么来了?”
王杰笑着说道:“我来找你家公子,他可在?”
书童忙道:“公子正在书房读书呢,大人请进。”
王杰走进小院,只见院内种满了各种花草,虽非名贵品种,却打理得井井有条。穿过小院,来到书房门前,王杰轻轻敲了敲门,屋内传来苏敬文温润的声音:“请进。”
王杰推开门,苏敬文见是他,赶忙起身相迎:“王世伯,您今日怎么有空光临寒舍?”王杰笑着摆摆手,示意苏敬文坐下,自己也在一旁的椅子上落座。
“敬文啊,我今日来,是有一件大事想与你商议。”王杰神情严肃地说道。苏敬文微微一愣,看着王杰认真的样子,心中猜测此事必定非同小可:“王世伯但说无妨,晚辈定当洗耳恭听。”
王杰将乾隆皇帝对和珅势力的担忧,以及他们欲制衡和珅的计划,详细地告知了苏敬文。苏敬文听闻后,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他深知和珅在朝中的权势,参与此事,无疑是将自己置于风口浪尖之上。
“王世伯,此事关乎重大,容晚辈慎重考虑。和珅势力庞大,稍有不慎,不仅我自身难保,还可能牵连家人。”苏敬文眉头紧皱,缓缓说道。王杰理解苏敬文的顾虑,他微微点头,语重心长地说:“敬文,我自然明白你心中担忧。只是,如今大清江山面临和珅之流的威胁,若任由其发展,百姓将受苦,国家将危矣。你自幼聪慧,又心怀正义,难道忍心看着和珅继续为非作歹,而不出手相助吗?”
苏敬文低头沉思片刻,心中天人交战。他想起父亲在世时,常教导他要做一个对国家和百姓有用之人,又想到和珅在朝中的种种恶行,心中渐渐有了决断。
“王世伯,晚辈愿意听从您的安排,加入此事。只是,还望王世伯能告知晚辈具体该如何行事。”苏敬文抬起头,目光坚定地说道。王杰面露欣慰之色,说道:“好!敬文,你这决定实乃明智之举。如今,我们需先想办法让你进入和珅的势力范围,获取他的信任。设法知道他是如何暗箱操作的,把和他接触的任何人及事儿都搞清楚就行。”
苏敬文思索片刻后说道:“王大人,听闻和珅近日正在为内务府挑选一名精通账目的小吏,负责核查内务府的账目。晚辈若能借此机会进入内务府,或许可以找到一些线索。”王杰眼睛一亮,说道:“此计甚妙。只是,和珅此人多疑,挑选小吏必定极为严格,你需做好充分准备。”
苏敬文点头称是:“晚辈明白。王世伯放心,晚辈定会全力以赴。只是,此事还需王世伯在背后暗中相助,若遇到难题,也好有个应对之策。”王杰拍了拍苏敬文的肩膀,说道:“你放心,我与刘墉刘大人定会全力支持你。你在里面行事,务必小心谨慎,若有任何消息,及时传递出来。”
待商议完毕,王杰起身告辞。苏敬文将王杰送至门口,看着他远去的背影,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为大清清除和珅这一隐患。
然而,就在王杰离开苏敬文住处不久,一个神秘的身影从街角的阴影中走出,远远地跟着王杰。此人正是和珅的心腹手下,一直在暗中监视王杰的一举一动。当他看到王杰与苏敬文会面后,赶忙回去向和珅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