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暗中制衡

和珅在书房中听完汇报,脸色阴沉得可怕。他冷哼一声,说道:“王杰突然与这个苏敬文会面,必定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去,给我详细调查这个苏敬文,看看他到底是什么来头。”手下领命而去,和珅坐在椅子上,眼中闪烁着阴鸷的光芒,心中盘算着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危机。

苏敬文按照与王杰商议的计划,开始准备参加内务府小吏的选拔。他日夜苦读,研究各种账目案例,力求在选拔中脱颖而出。而和珅那边,对苏敬文的调查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一场关乎大清命运的较量,各方势力都已逐渐入局,而最终的结果,却还是迷雾重重。

经过数日精心准备,苏敬文迎来了内务府小吏选拔的日子。这日清晨,他身着一袭九品官服,显得儒雅沉稳。怀揣着紧张与期待,他来到了内务府衙门前。

此时,衙门前已聚集了不少前来参加选拔的人,个个神色各异,或自信满满,或面露忐忑。苏敬文深吸一口气,稳步走进衙门。选拔分为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笔试主要考察对账目知识的掌握,面试则侧重于实际应对能力和对事务的见解。

苏敬文在笔试中发挥出色,他对各种账目算法和财务制度了如指掌,下笔如有神助,很快便完成了答卷。笔试结束后,考官们经过一番紧张阅卷,苏敬文顺利进入面试环节。

面试的考官是和珅的心腹亲信,他们目光犀利,审视着每一位前来面试的人。苏敬文走进面试厅,恭敬地向考官们行礼。考官们看着他,开始提问。问题一个比一个刁钻,涉及内务府的各种复杂事务和账目难题。苏敬文镇定自若,凭借扎实的知识和清晰的思路,一一作答,令考官们不禁暗暗点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最终,苏敬文凭借出色的表现,成功入选内务府小吏。当得知这个消息时,他心中既兴奋又紧张。兴奋的是自己终于有机会接近和珅的账目,紧张的是接下来在内务府的日子,必定充满了危险与挑战。

苏敬文进入内务府后,很快便投入到工作中。他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周围的一切,试图寻找和珅贪污受贿的线索。然而,内务府的账目被和珅管理得极为严密,每一笔账目都看似合规合法,毫无破绽。

即便苏敬文小心翼翼,但也很快引起了和珅安插在内务府的眼线的注意。和珅知道后,冷笑一声:“哼,我倒要看看这个苏敬文到底想干什么。”他随即吩咐手下密切监视苏敬文的一举一动,若有任何可疑之处,立刻采取行动。

就在苏敬文快要接近一些关键证据时,意外发生了。一天夜里,他正走在回家的路上时,突然脑袋上挨了一闷棍便人事不醒了。当他醒过来,身边一个人也没有。

苏敬文稍作休息,便忍着剧痛起身去见王杰。他将自己在内务府的发现以及遭人袭击的事情详细告知了王杰。王杰听后,脸色凝重,说道:“敬文,你此次遭遇实在危险。看来和珅已经察觉到了你的行动,接下来你要更加小心。”

苏敬文坚定地说:“王世伯,我不会放弃的。只是,现在内务府对我盯得很紧,我很难再继续查下去。”王杰思索片刻后说道:“既然如此,我们需另想办法。你先在内务府稳住,不要引起和珅更多的怀疑。我与刘大人再商议商议,看看能否从其他方面入手。”

苏敬文点头称是。他回到内务府,表面上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继续认真工作,但心中却在谋划着如何突破困境,找到扳倒和珅的关键证据。而和珅那边,也在密切关注着苏敬文的一举一动,一场更加激烈的暗中较量,在内务府这个看似平静的地方,悄然展开。

苏敬文在内务府遭遇危机的同时,朝堂之上的局势也愈发紧张。刘墉见苏敬文那边行动受阻,便决定在朝堂上加大对和珅的制衡力度。

这日早朝,刘墉特意准备了一份关于治理黄河水患的奏章。他深知,和珅掌管着户部,黄河水患的治理经费一直是他把控。刘墉在奏章中指出,近年来黄河水患治理效果不佳,经费却逐年增加,其中必然有假。

乾隆皇帝坐在龙椅上,听着刘墉的奏报,脸色渐渐阴沉下来。他转头看向和珅,问道:“和珅,刘墉所言之事,你作何解释?”和珅心中明白刘墉的用意,躬身说道:“陛下,黄河水患治理艰难,所需经费众多,且近年来物价上涨,故而经费有所增加。至于治理效果不佳,实乃天灾难测,臣等已尽力而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