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里一位年轻人好奇地摸了摸丝绸,笑着用不太熟练的大明话说道:

“大明的丝绸,真好呀,我们很喜欢。”

王大人笑着回应道:“只要你们喜欢就好,咱们以后会带来更多更好的丝绸,也希望你们能把更多的香料、宝石拿来交换呀,这样大家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呢。”

随着海外贸易的不断拓展和国内事务的有序推进,大明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朱元璋看到各地呈上来的奏报,心中大喜,再次召见了朱宇和朱标。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满脸笑容地说道:

“桓儿、标儿,朕近日看了这些奏报,着实欣慰呀。

你们把这海外贸易发展得有声有色,国内的农业等事务也处理得井井有条,朕很是满意,看来朕没有看错你们呐。”

朱宇赶忙行礼道:“父皇谬赞了,这都是儿臣和二弟以及众多大臣、百姓齐心协力的结果,儿臣等不敢居功,还会继续努力,让大明越来越好呀。”

朱标也附和道:“父皇,如今形势虽好,但咱们也不能掉以轻心,海外贸易还得继续拓展,国内的民生建设也得不断加强,咱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呢。”

朱元璋点头道:“嗯,你们有此等心思,朕很是放心。

不过,随着大明越来越繁荣,周边的一些国家开始有些小动作了呀,朕听闻有些边境地区出现了小股外敌侵扰的情况,这军事方面,你们可有什么打算?”

朱宇神色一凛,说道:“父皇,儿臣也有所耳闻,边境安宁关乎大明的稳定,儿臣觉得咱们得加强边境的军事防御,增派兵力驻守,同时提高军队的训练水平,打造精良的兵器,绝对让外敌不敢轻易来犯。”

朱标也说道:“父皇,兄长所言极是,咱们还可以在边境地区修筑一些防御工事,比如烽火台、城墙之类的,一旦有敌情,便能及时传递消息,做好应对准备。”

朱元璋听了,满意地说道:“好,军事之事就交给你们去办了,一定要确保大明的边境安稳,莫让那些外敌坏了咱们的好日子啊。”

朱宇和朱标领了命,便开始着手安排边境军事防御之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朱宇来到兵部,召集各位将领,严肃地说道:

“诸位将军,如今边境出现外敌侵扰,圣上对此极为重视,咱们身为大明的将士,守护边境安宁是咱们的职责所在。

大家说说,该如何加强边境的防御呢?”

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将军站出来,拱手回道:

“大公子,依末将之见,首先要增派兵力到那些薄弱的边境地段,充实防线。

然后,加强士兵们的日常训练,不能让他们懈怠,要让他们时刻保持警惕,练就过硬的杀敌本领。”

另一位年轻将领也说道:“公子,咱们还得改进兵器,如今那些外敌的兵器也越发精良了,咱们不能落后啊。

可以召集工匠,打造更锋利的刀剑、更坚固的铠甲,这样打起仗来,咱们才能占据优势呐。”

朱宇听了,点头道:

“诸位将军说得都很有道理,咱们就按此计划行事。

兵部尽快调配兵力,安排训练事宜,兵器打造那边,也要抓紧督促,务必让咱们的军队在边境上成为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朱标则负责去边境地区实地查看,以便确定修筑防御工事的具体地点。

朱标来到一处边境小城,当地的县令迎接上来,说道:

“太子殿下,您辛苦了,咱们这儿最近确实时常有外敌的小股骚扰,百姓们都有些不安呐。”

朱标皱了皱眉头,说道:“县令大人,本殿下来此就是为了查看情况,好修筑防御工事,确保一方百姓平安的。

你且带本殿下四处走走,看看哪里适合修筑烽火台和城墙。”

县令赶忙应道:“是,殿下,您这边请。”

在众人的努力下,边境的军事防御逐渐加强,增派的兵力陆续抵达,士兵们日夜操练,兵器也在不断改进,防御工事在边境各处拔地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