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商场如果在扣点5%的基础上,每天营收100万以上才能不亏。
因为人员工资和一些经常性支出加起来,每月毛利150万大致覆盖费用,还能通过一楼对外门面,停车场等其它收入,进一步覆盖非经常性开支、折损、修缮、营销费用等等,挣一些钱出来。
如果简单照搬来推算,按照金城百货基数是三倍,开支多三倍,起码要营收300万,关键是?
它不像友谊商场,完全无负债,友谊商场一开始有负债,也很快被强大的现金流覆盖了,最后还个干净。
不过金城百货虽然身背贷款,但它是政府项目,商业贷款利率还算低,每个月差不多120万的利息。
你按照这个算?
为了保持购物热潮,施行低扣点,让供货商保持大促的劲头,营收要高达500万、600万才有希望。
但这是不可能的,很多厂家是全国性的厂家,你天天大促,逼着他让利,等于是让他调整零售定价了。
他不可能为了你一个余市店,让价格政策无法遵守,破坏自己的价格策略,永远参与下去。
你要保持正常扣点,大家日常消费而已,你拿什么吸引消费者来呢?
那就只能走另外一条路线。
上有一线品牌,下有亲民品牌,而且品相众多,业态丰富,经常大促,但都是有选择性大促。
而这条路,对有着成功经验的友谊商场来说,显然太难了。
很多一线品牌不是说来就来,像尤泰达那种体量的,因为看中的品牌来不了,他们还需要垫资招商呢,你说你一个托管方,手里拿的是发团队工资的钱,你能玩垫资招商呢。
小主,
但也不能说接金城百货就一定是错的。
2000万托管保底,能保证不亏损。
招商带来的装饰装修工程,能让小马的团队大量盈利。
因为定位问题,招商过程中接触更多的品牌,能丰富友谊商场的奢侈品品牌,也能进一步锻炼友谊商场整个团队。
他想现在就给团队开个会,做做动员,让大家献计献策,但是考虑到保密问题,还是忍住了。
虽然不知道能不能保密住,毕竟还有其它口子,鲁书记那边,商务局那边,金城百货自身,都已经知道了。
惠好的黄老板在余市经营那么多年,早年做什么生意又全靠人情和关系,你不能保证他得不到消息,会不会来搞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