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朱慈烺并不死心,这个可是大明的瑰宝啊,不仅有大型战船的建造技术,还有大量的航海图和经验总结,这是无价之宝啊,要是再从头再来,不说郑和七次下西洋白跑了,就是重新开始探索的费用就是天价,要损失无数人和战船,可能也达不到,所以,朱慈烺还是准备再尝试找一下。
着人仔细调查一番,才知道,风传下西洋的资料已经在弘治朝就被销毁,时任兵部尚书的弘治四君子之一的刘大夏,为了杜绝有人想再次开海,浪费朝廷钱粮,一怒之下,竟然将其全部焚毁了。
不过朱慈烺倒是觉得不尽然,第一,他是兵部尚书,不可能如此短见,第二,这是国家重要资料,他也不敢私自焚毁,就算是现在用不上,保不住哪天就能用到。
比如现在,刘大夏不可能做的这么绝,何况这也是风传,并未证实,想来恐吓的成分较大,就算是,朱慈烺也不死心,非要刨根问底不可。
但是怎么拿到呢?找崇祯是不可能了,他现在连陆地上的事都愁的要死,哪里还有精力去海上折腾,断然不会答应朱慈烺的请求的,所以,这事儿还得朱慈烺自己想办法。
现在的兵部尚书是杨嗣昌和傅宗龙,杨嗣昌督军在外,看来只能找傅宗龙了,朱慈烺记得,这个人好像也是最后战死了,应该也算是可用之人。
让杨宇持信物接触一番,没想到却是简单的出乎朱慈烺的意料,傅宗龙满口答应,回去找到上一代的抄本,送给太子,朱慈烺惊异不已,这。。。好像自己和他没什么接触吧,怎么会如此轻而易举的就答应了呢。
殊不知,作为兵部尚书,傅宗龙对全国的兵事还是非常关注的,而且,他作为兵部尚书,军中门人弟子部下繁多,调去天津卫的就有,而且不止一个,天津卫的改革和大动作他是有所了解的,他已经对崇祯失望透顶了。
现在,终于看到太子有中兴之才,所以,即使太子所作之事他知道,而且是违反朝廷法度的,但是他也没有声张,谁让他是太子呢,最多不过太子兵谏,逼宫上位罢了,都是正统,手段无所谓。
或许,能比崇祯好许多,对国家没什么太大的伤害,现在,太子着手组建海军,虽然他不是很赞同,但是能不用国家财政,组建海军,也是不错的, 至少多一支力量。
所以,傅宗龙听到太子要东西,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说不定以后能混个从龙之功呢?哈哈,国朝文人皆如此,他也不能免俗罢了。
回到兵部,翻阅兵部档案,很轻松的就找到了海事资料,而且还是两份,上一份还是万历年间的,这份则是崇祯年间誊抄的,傅宗龙联系杨宇,转天就将万历年份的交给了朱慈烺。
朱慈烺立即着人运送资料去天津卫,顺便也传达一下任命,和下一步的部署,崇祯的固执,让朱慈烺无奈至极,皇帝从来都是蜜汁自信的,现在除非朱慈烺逼宫,不然,他什么事都做不了主。
大刀阔斧的按照自己的想法改革更是不可能,但他并不想这么做,所以,他只能等,按照历史的进程,在关键时刻出手或者布置后路,以图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