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宗室的安置
接下来的日子,总算是平静了许多,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朱慈烺抽空去转了南京的两个新建的兵工厂,现在全面制造燧发枪和加工定装火药。
值得一提的是,宗室全被削爵后,朱慈烺为他们安置在孝陵卫旁边,专门建设了一个镇子,现在倒也是繁荣的紧,害怕这些人没了朝廷奉养,虽然放开了限制,但一时找不到出路和活计,要是饿死了,就成了笑话了。
所以此次在兵工厂新建时,优先录用宗室人员,男女都行,男的造武器,女的做手工类的活计,倒是都给了一条谋生的路子,不至于饿死。
其实除了亲王和郡王能领到一些不值钱的俸禄,下面的宗室早就都有各自的生计了。
朝廷欠发奉养禄米,从嘉靖朝就开始了,到了万历、崇祯年间,王爵都领不到十之一二,靠禄米,早都是死绝百多年了。
有人老说什么大明是被百万宗室拖垮的,大明养猪百万,吸血吃肉,呵呵,实则明末也才二十来万的宗室,而且不要拿你的智商挑战古人的智商。
要知道,人家是专门治理国家的顶级人才,而你只是个键盘侠、嘴炮,道听途说,一知半解就大放厥词,断章取义,拿明初的政策硬往明末生拉硬套。
你能看到的国家隐患,别人治理国家的专业人士看不到?
大明宗室一直都是禄米加宝钞加实物折算,其实本身从宝钞贬值后,朝廷的岁食就不怎么值钱了,而且中后期国家财政下降后,多位皇帝都主动主张削减宗室开支。
到嘉靖往后更直接,没有,打欠条。
朝廷为了不供养宗室,不光停发供奉,为了停发供奉后不让宗室饿死,把宗室不得参与其他谋生的禁令基本逐步都取消了。
总得来说,朝廷的意思就是,要钱没有,想吃饭,自己谋生,朝廷也不再限制你干什么,总之就是和常人一样,啥都能干,自己养活自己。
大明后期连宗室考上进士的都有了,恰恰说明,大明早就发现了宗室的隐患,而且早早的就基本解决了,大明财政,是被军饷拖死的,而不是宗室拖死的。
书归正传,宗室去的人还是很多的,有些甚至去了湖广的分厂,某得一官半职,也有些走上了老路,开始经商谋生,更多的,在放开限制后进入了第三军。
至于剩下的,就是继续攻读,希望走科举路,这个是早就放开限制的,读书人还真就挺多,前文就提到过,宗室连进士都出过,自然还是有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