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经过一番努力,信使终于成功地翻了个面,袒露出来了包裹在他怀中的东西。众人定睛一看,那包裹里面赫然就是关乎幽州军情的竹简。

直到这时,前来帮忙围观的士卒们才恍然大悟,原来信使一直想要传达的,就是这重要的军情!他们连忙解开布匹的捆绑,小心翼翼地取出了竹简。

稍微看了一两眼后,一名士卒立刻意识到事情的紧急性,他当机立断地说道:“走,快去主公那边复命!留下几个人照顾这一名同僚,其余人和我走!”

代表着军情的竹简被取走后,信使如释重负,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然而,他身体上的折磨却让这个笑容转瞬即逝,取而代之的是一脸的愁容。

剧烈的疼痛让信使的脸部肌肉扭曲,原本的笑容变得狰狞可怖。留下来的几个白马义从士卒见状,立刻开始行动起来,为这名使者进行最简易的包扎。他们动作娴熟,显然对这种情况并不陌生,毕竟常年在边塞与异族厮杀,这样的小场景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小菜一碟。

这些士卒迅速地处理着信使的伤口,三下五除二便将其包扎完毕。虽然这个包扎过程很简单,但至少暂时缓解了信使的疼痛。然而,问题在于,他们没有麻醉剂,这意味着信使仍然要忍受刺骨的疼痛。

这种剧痛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直冲向信使的大脑,让他几乎无法忍受。若不是有几名士卒力气大,强力压制着他,恐怕信使早就因为疼痛而蹦起来,给正在包扎的士卒来一个“诺克萨斯断头台”了!

尽管信使极力挣扎,但在几名士卒的合力压制下,他的反抗显得微不足道。最终,在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后,信使因为无法承受剧痛而晕了过去。此时的他,除了那微微起伏的胸膛还能证明他尚有一丝生气外,与死人无异。

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担架后,白马义从们迅速地展开了行动。他们分成了两队,其中两人抬起了担架,上面躺着那位疲惫不堪的信使,朝着洛阳方向公孙瓒的营地疾驰而去。而另外几人则牵着那些无人骑乘的白马,紧紧跟在担架旁边,形成了一个严密的护卫圈。

整个队伍行动迅速而有序,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任务和职责。他们的步伐整齐划一,没有丝毫的慌乱和迟疑。这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而然,其实只为了减少信使受到的疼痛,避免造成二次伤害而已。

然而,在这看似平静的场景背后,却隐藏着一匹战马的悲惨命运。那匹长时间奔驰的战马,已经耗尽了所有的力气,最终倒在了路边,失去了生命的气息。它的身体静静地躺在那里,无人问津,甚至没有人停下脚步去多看它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