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伟光突然掀起衣襟,露出码头搬运留下的伤疤:“爸,当年您说'粮食比命贵'......“
“当年你说要闯世界......“辛伟峰摸着大哥的烫伤,“现在又眼馋粮库......“
“老二,“辛伟光的声音混着雨声,“我就想让孩子吃上细粮......“
谷雨那天,秀芳抱着孩子堵在粮库门口。“老辛头不给钱,我们就睡马路!“她掀开婴儿的襁褓,“看看,连块的确良尿布都没有!“
辛父突然打开樟木箱,成捆的国库券码得整整齐齐。“这是你爷爷闯关东时的地契......“他抽出两沓,“两万,买糖厂的房子。“
秀芳的眼睛亮了。她抢过钱就往怀里塞,婴儿的啼哭惊飞了檐下的麻雀。辛伟光的手悬在半空,指尖还留着码头的老茧。
夏至正午,辛家的马车停在村口。秀芳的行李占了半车:缝纫机、自行车、还有辛母陪嫁的樟木箱。辛伟光的军用水壶里,泡着父亲给的胖大海。
“到了 Z市......“父亲的声音混着车轮响,“每月的粮票记得给你妈寄......“
“知道了!“秀芳不耐烦地挥手,“糖厂的粮票够吃!“
立秋傍晚,辛伟峰在粮库值班室发现父亲的秘密。樟木箱底压着张泛黄的献血证:“辛建军,1985年滨城中心医院,RH阴性血 400cc。“
“当年秀芳难产......“辛母的声音哽咽,“你哥卖血换的手术费......“
霜降前夜,大哥的信跟着汇款单寄到。“爸妈,糖厂分了家属楼,八十平......“汇款单上的“伍佰元“刺得辛父眯起眼。附带的照片里,秀芳抱着孩子站在楼房前,丈母娘笑得合不拢嘴。
“老辛头你看!“辛母举着照片,“咱孙女住上楼房了......“
“老辛家老二相门户嘞!“媒婆张婶的尖叫震得粮库大院的麻雀扑棱棱飞。辛伟峰正往麻袋上印“1991新米“,滚子上的红漆蹭了满手——这是他复员后第三十七次相亲。
“婶,我还小......“
“小啥!“张婶拍着大腿,“你哥孩子都能打酱油了!“她掀开蓝布帘,身后闪出个穿的确良衬衫的姑娘,麻花辫上别着粮票叠的蝴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燕姝是邻村小学老师,高中毕业那年全县统考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