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凤仪入主

夜幕降临,苏锦绣站在窗前,凝望着皇宫里星星点点的灯火,心中感慨万千。从冷宫弃妇到受万民敬仰的皇后,这一路走来,有多少艰辛挫折,又有多少欣喜成就。

";明日便要正式入主凤仪宫了。";苏锦绣轻声自语,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凤仪宫,后宫之首,历代皇后的寝宫。这意味着她将正式掌管六宫事务,参与朝政。

";小姐,不,应该称呼您为娘娘了。";巧儿笑盈盈地捧着一套精美的凤冠霞帔走了进来,";这是陛下特意命人为您准备的新衣,明日搬入凤仪宫时穿戴。";

苏锦绣接过凤冠,指尖轻轻抚过那精致的金凤,心中既有欣喜,也有几分沉甸甸的责任感。";农为国之本,医乃民之命。如今农医改革刚有起色,前路尚远,接下来的路只会更加艰难。";

";娘娘无需担忧。";周伯捧着一沓奏折走进来,";这些都是各地关于农业改革初步成效的奏报。京畿一带的试验田亩产已经提高了三成,而且品质远胜从前。农部的大人们都震惊不已,连一向保守的礼部尚书都开始转变态度了。";

苏锦绣接过奏折,仔细翻阅起来。果然,各地官员都在报告农业改革带来的积极变化。不仅粮食产量提高,就连一些曾经难以耕种的土地,如今也能种出粮食来。

";这只是开始。";苏锦绣合上奏折,眼中闪烁着光芒,";一旦改良种子大规模推广,配合新的耕作技术,产量还能再翻一番。";

正说话间,一名小太监急匆匆地跑进来:";娘娘,太后娘娘口谕,请您明日入主凤仪宫后,立刻前往寿宁宫赴宴。";

苏锦绣微微一怔,随即恢复平静:";替我谢过太后娘娘,明日定当准时前往。";

待小太监退下后,周伯忧心忡忡地说道:";太后此举恐怕没那么简单。她一向对农业改革不满,现在突然设宴,怕是另有用意。";

";我也这么认为。";苏锦绣点点头,";太后向来主张遵循祖制,认为变革会导致动荡。我们的农业改革触及了许多既得利益者,她定然不会善罢甘休。";

巧儿紧张地问道:";那娘娘明日该如何应对?";

苏锦绣淡淡一笑:";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走一步看一步吧。";

翌日清晨,苏锦绣在众多宫女太监的簇拥下,正式入主凤仪宫。这座宏伟的宫殿历来只有皇后才能居住,象征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娘娘,奴婢是凤仪宫的管事姑姑,名叫杏儿。";一位四十出头的宫女恭敬地行礼,";凤仪宫上下三百余人,都已准备妥当,听候娘娘差遣。";

苏锦绣点点头,在杏儿的引导下参观了整个凤仪宫。这座宫殿占地极广,分为前后两殿,还有数个偏殿和花园。前殿用于处理宫务和接见后宫嫔妃,后殿则是皇后的私人起居之处。

";凤仪宫的规矩多,事务也繁琐。";杏儿一边引路一边解释,";每日要安排六宫嫔妃轮值,监督膳食准备,处理宫中大小事务,还要接待各宫主子递来的奏章。";

苏锦绣一一记在心里,同时暗下决心,一定要将后宫管理得井井有条,不让它成为自己推进改革的阻碍。

刚刚安顿下来,巧儿就匆匆赶来:";娘娘,时辰不早了,该去太后的寿宁宫赴宴了。";

苏锦绣换上一身端庄大气的宫装,由巧儿和几名宫女陪同,向寿宁宫走去。

寿宁宫是太后的寝宫,虽不如凤仪宫广大,但处处透着尊贵气息。宫门两侧站着威严的宫女,进入内殿,香炉中袅袅升起的檀香味扑面而来。

";臣妾参见太后娘娘。";苏锦绣恭敬地行礼。

坐在上首的太后今年已有五十八岁,但保养得宜,看上去只有四十出头。她身着紫色宫装,头戴珠翠,面容严肃而威严。

";平身吧。";太后的声音不温不火,";今日设宴,是要祝贺你正式入主凤仪宫。";

苏锦绣谢恩后入座,这才发现宴席上还有其他几位妃嫔。丽妃位列其中,一袭红衣,艳丽逼人,但眼神中却透着不加掩饰的敌意。

";本宫听闻你这些日子忙于农业改革,颇有成效。";太后啜了一口茶,语气中带着几分试探,";只是这农事向来是男子的事务,你一个女子,未免太过张扬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