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凤仪入主

话音刚落,丽妃立刻附和道:";太后娘娘一针见血。女子当以相夫教子为重,过多参与朝政,实在有违祖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苏锦绣不慌不忙地回应:";臣妾不敢违背祖制。只是先帝曾言,农为国之本。臣妾不过是依照陛下旨意,尽一点绵薄之力罢了。若能使百姓免于饥荒,让大衍国力增强,臣妾受些非议又算得了什么。";

太后眯了眯眼:";但听闻你推行的那些新法,许多都与祖制相悖。比如改变耕作方式,甚至要将良种发放给贫民。这些事若处理不当,只怕会引起动荡。";

另一位嫔妃——淑妃也开口道:";是啊,祖制流传千年,自有其道理。贸然变革,难免会有隐患。";

苏锦绣不卑不亢:";臣妾愚钝,只知道百姓若能吃饱穿暖,国家自然安定。这些新法虽有所变革,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增加粮食产量,让百姓远离饥饿。";

太后意味深长地看了苏锦绣一眼:";朝中有些大臣对你这些做法很是不满,认为你僭越了。本宫今日叫你来,也是提醒你,凡事要有度,不可过于高调。";

苏锦绣明白太后话中的警告意味,但她并不畏惧:";多谢太后提点。臣妾会谨记在心。只是臣妾认为,国计民生乃头等大事,若能借此机会使大衍国力强盛,臣妾愿意承担一切责任。";

太后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显然没想到苏锦绣会如此坚定。她沉默片刻,转而问道:";听闻陛下近日对你颇为亲近,几乎每日都去凤仪宫,是否属实?";

这个问题带着明显的醋意,苏锦绣知道太后是想离间她与皇帝的关系。

";陛下日理万机,偶尔来凤仪宫不过是商议国事。";苏锦绣谦虚地回答,";臣妾何德何能,不敢独占圣宠。";

丽妃却冷笑道:";既然只是商议国事,为何不在朝堂上议?非要私下相见,难免让人遐想。";

这话明显带着挑拨离间的意味。苏锦绣心中暗叹,后宫之争果然已经开始了。

";陛下日理万机,朝堂上事务繁多。有些农业改革的细节,自然需要找时间详细商议。";苏锦绣平静地解释,";若是丽妃娘娘有疑虑,大可直接询问陛下。";

丽妃被苏锦绣的反击噎住,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

太后见状,轻咳一声,转移了话题:";听说你那农业改革已经得到不少朝臣的支持,连一向保守的礼部尚书都有所改观?";

苏锦绣谦虚地回应:";不敢当。臣妾只是将农业改良的方法展示出来,至于朝臣们的态度,全凭他们自己判断。";

";哼,";丽妃冷哼一声,";若非陛下偏袒,哪有这么多人支持你那违背祖制的新法?";

太后没有制止丽妃的无礼,反而意味深长地说:";本宫也很好奇,陛下为何对你的农业改革如此支持。难道真的只是因为那些所谓的';成效';?";

这话中暗含对苏锦绣的指责,仿佛她是靠不正当手段获得皇帝支持的。

苏锦绣不卑不亢:";陛下心系百姓,自然关心粮食生产。臣妾的改革能增加产量,让百姓远离饥饿,陛下自然支持。至于其他,臣妾不敢妄自揣测圣意。";

宴席持续了将近两个时辰,表面上是祝贺苏锦绣入主凤仪宫,实则处处暗藏机锋。太后和几位妃嫔轮番试探,意图找出苏锦绣的破绽。但苏锦绣应对得体,既不激怒太后,也不示弱退缩,让对方无从下手。

";时候不早了,你们都回去吧。";太后最终挥了挥手,结束了这场暗流涌动的宴会。

回到凤仪宫,苏锦绣长舒一口气。

";娘娘,您没事吧?";巧儿关切地问道。

";无妨。";苏锦绣摇摇头,";这种试探只是开始。随着农业改革深入,阻力只会越来越大。我们必须有所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