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龙颜震怒

夜幕降临,苏锦绣的轿辇在火把照耀下匆匆入宫。一路上,她不断思索着今日展示会的成果与即将面对的局面。虽然在民间已取得显着成效,但朝堂之上的博弈才是决定改革命运的关键。

御书房内,烛火摇曳。萧承煜正伏案批阅奏折,听闻苏锦绣到来,抬头望去,目光中既有赞许,又含几分复杂。

";臣妾参见陛下。";苏锦绣行礼道。

";平身。";萧承煜放下手中的朱笔,";今日城南广场的事,朕已尽知。";

苏锦绣静静站立,等待皇帝继续。

萧承煜站起身,踱步至窗前,背对着她:";你可知,今日有多少奏折送到朕的案前,要求追究你擅自举办展示会的责任?";

";臣妾知道,必定不少。";苏锦绣平静答道,";但臣妾相信,陛下英明睿智,定能明辨是非。";

萧承煜转身,目光如炬:";朕派人全程观察了今日之事。那些前来支持的农民、学子,还有国子监的学生,都是你安排的?";

";不是。";苏锦绣毫不回避地直视皇帝,";陛下若派人调查便知,这些都是民心所向,非臣妾能够安排。农民们亲眼见证了新农法的成效,学子们亲身体会了改革的意义,这才是他们站出来的真正原因。";

萧承煜沉默片刻,随后大步走回案前,从一堆奏折中抽出几份:";礼部尚书称你举办展示会有违朝廷体统;丽妃的父亲上书言农医改革扰乱民心;太傅则上书指责农学院教授的内容有悖祖制。";

他一一读出这些弹劾内容,随后将奏折重重一摔:";可朕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却是百姓的叫好声、是农民手捧丰收的稻穗、是病患亲述医治的奇效!这些,又作何解释?";

苏锦绣心中一动,察觉到皇帝语气中的变化。

萧承煜突然提高声音:";传旨!即刻宣礼部尚书孙德明、太傅李敬元、户部侍郎关峻入宫觐见!";

殿外侍卫领命而去。苏锦绣站在原地,明白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约半个时辰后,三位大臣匆匆赶到,跪伏在殿下。

";臣等参见陛下!";

萧承煜冷冷扫视三人:";诸位深夜被召,可知因何?";

礼部尚书孙德明小心翼翼道:";想必与农医改革有关?臣今日已上书,言明此事有违祖制,望陛下三思。";

";有违祖制?";萧承煜声音蓦然提高,";祖制何在?朕翻遍祖训,何曾见过禁止改良农事、禁止革新医术的训令?你口口声声祖制,究竟是为祖宗之法,还是为个人之私?";

孙德明额头渗出冷汗:";臣绝无私心,只是担忧变革太急,恐有不测。";

";不测?";萧承煜冷笑一声,从案桌上取出一份奏章,";这是今日送来的西北三州粮食收成报告。采用农学院新法的州县,亩产比往年增加四成;而坚持旧法的地方,仍是勉强糊口。这便是你所谓的';不测';?";

他又取出另一份奏章:";这是太医院的报告。采用医学院新法治疗的热症患者,痊愈率高达八成;而用传统方法,不过五成。难道救治更多百姓,也是你眼中的';不测';?";

孙德明哑口无言,冷汗已浸透后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