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伯点头:";正是!而且产量也比传统稻种高出三成有余。当地官员原本还怀疑我们学子是来惑众的,现在亲眼看到效果,也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好东西,还主动请我们学子进衙门详细讲解种植方法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官员也开始支持了?";苏锦绣有些意外。
周伯压低声音:";娘娘有所不知,虽然朝廷没有正式下达防旱指令,但各地官员也不傻。见天气异常,又听闻我们农院的学子带来了抗旱良种,很多明白人已经开始暗中支持了。只是明面上不好表态罢了。";
苏锦绣了然地点点头:";只要结果是好的,过程如何并不重要。";
随着日子一天天临近季祭大典,南方地区的天气如苏锦绣预测的那样,变得越发炎热干燥。原本应当降雨的季节,却连一滴雨水都没有。很多没有采用新技术的农田已经开始出现干旱迹象,农户们忧心忡忡。
而那些种下抗旱作物、采用新型灌溉技术的农田,却依然郁郁葱葱,有的甚至已经开始抽穗。这鲜明的对比让更多农户主动寻求改变,纷纷请求学习新技术。
一时间,农院学子传授的抗旱技术如星火燎原般在南方各地迅速传播。从最初的几户试种,到整村推广,再到周边村镇竞相效仿,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民间力量。
京城中,关于苏锦绣妄言天象、囤积粮食的谣言逐渐被一个新的传闻所取代——南方出现了神奇的抗旱稻,不仅能在干旱中存活,还能比普通稻子产出更多粮食。据说,这种神奇的稻种正是出自农院之手。
这个传闻很快传入了太后的耳中。
";岂有此理!";太后闻言大怒,";那贱人竟敢暗中行事!明明朕已下令礼部扣下南方的粮种调配,她竟然还能把种子送到南方去!";
丽妃在一旁冷笑道:";娘娘息怒。这贱人确实狡猾,想必是早有准备,在陛下禁令下达前就已经把种子送出去了。";
太后气得浑身发抖:";她竟敢如此明目张胆地与本宫作对!";
正在这时,礼部侍郎匆匆赶来:";太后娘娘,大事不好!南方各地传来消息,农院推广的抗旱作物竟然真的开始抽穗了!而且产量比普通稻高出许多!现在各地农户争相效仿,连一些地方官员也开始支持了!";
";什么?";太后和丽妃同时变了脸色。
礼部侍郎战战兢兢地继续汇报:";不仅如此,那些学了新型灌溉技术的农户,田里的作物都长势喜人,与没采用新技术的形成了鲜明对比。现在民间都在传,说农院的娘娘真是神仙下凡,不仅能预测天象,还能让枯旱的土地结出丰收的稻穗!";
太后闻言,脸色铁青:";荒谬!简直荒谬至极!这分明是那贱人故意安排的,就是为了在季祭大典上与钦天监对质时增加底气!";
丽妃沉思片刻,突然说道:";娘娘,依臣妾看,我们现在应该改变策略了。";
太后疑惑地看向她:";何意?";
丽妃低声道:";既然抗旱作物已经在南方大范围种下,成效也开始显现,我们再阻止已经于事无补。倒不如转而攻击那贱人的其他弱点。";
";你有何妙计?";太后问道。
丽妃冷笑一声:";农院推广的都是些什么抗旱良种?从何而来?凭空变出来的吗?民间都在传是神仙稻,那我们不妨就顺水推舟——散布谣言说她通灵异术,有违天道!";
太后眼前一亮:";此计甚妙!异术可是大忌,就算陛下再宠爱她,也不敢包庇通灵异术之人!";
丽妃点头:";正是如此。我们可以在季祭大典上发难,指责她违背天道,借助异术预测天象,这可是欺君大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