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二闹离婚
(一)
手机的震动声在供桌上炸响时,九月正给外婆染发。镜子里白发根部的染膏泛着诡异的幽蓝。妈妈在九月高三开学前回来了,这一次她大包小包的给外公外婆带回来不少营养品,也给九月买了一套新的秋装。妈妈新换的彩铃是《北京欢迎你》,衬着厨房里摔锅砸碗的声响,有种荒诞的喜庆。
“离!今天就离!”隔壁大舅舅吼声震得墙皮簌簌掉落,泛黄的奥运福娃挂历随之晃动。这不,大舅妈今日不知道抽什么风闹起了离婚。
“妈,我哥和大嫂又闹离婚了呀?都闹了那么多年了,那婆娘也没见走呢!”妈妈在一旁疯言疯语。
“管好你自己就行!昨晚,九月爸爸打电话回来,说你俩又冲提离婚的事情了。说你外面有人了?这怎么回事。”外婆愤愤不平。妈妈拿出撕成两半的暂住证,证件照上的她还梳着2004年的酒红色大波浪。
外婆忽然按住九月的手,染发梳在老人耳后刮出一道血痕。九月望着镜中老人浑浊的眼球,那里映着柜上开裂的观音像——正是四年前几九月不小心打碎一角又粘合的那尊。母亲尖锐的冷笑:“妈,当年要不是你前往海城劝阻,加上孩子们都还小,我和他早就离婚了……";
蝉鸣突然尖锐起来。九月弯腰捡拾滚落的小表弟的篮球,发现炉灰里埋着半张合影。2001年春节全家福上,父亲工装胸口印着“申洲制衣”,如今那家代工厂正贴着金融危机的告示濒临倒闭。母亲手腕上的电子表还在走动,表带裂痕里渗着青紫——和爸爸那年醉酒后踹门留下的脚印形状相同。
大姨大姨父收到九月爸妈再次闹离婚的消息后带着离婚调解书上门时,屋檐下的燕巢正簌簌落灰。外婆突然起身,佝偻的脊背撞翻了染发剂,蓝色液体顺着“家和万事兴”的十字绣地毯蔓延。九月看见大姨父皮鞋上沾着的水泥渣,忽然想起上周县城法院外墙刷着的“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标语。
“九月这孩子的户口在我们那里,你们就不用争抚养权了。要是当初你们真的愿意把九月给我和你大姐,孩子肯定要比现在过得好!我们也是有那个能力让她继续上重点高中的……”大姨父看了看九月妈妈,他掐灭红双喜的手顿了顿,烟灰落在妈妈从足浴城带回来的粉色制服上。妈妈正在补的丝袜突然绷线,裂口蜿蜒如流经村庄的支流。
暮色漫过贴着“喜迎奥运";的玻璃窗时,九月在米缸底发现了新的离婚协议。“妹妹和大弟归爸爸抚养,小弟归妈妈抚养……”母亲在小弟名字旁按的指印有些歪斜,染着和印象中爸爸咳在痰盂里相同的铁锈色。
外公房间传来了呓语,他的身体更加糟糕了,如今大部分时间只能躺在床上,不懂能不能撑过今年。外公僵直的手正机械地摩挲着衣服。
晨雾中响起收废品的喇叭声,九月仿佛看见了爸爸妈妈在海城出租屋门口撕扯。妈妈要卖掉锈迹斑斑的缝纫机,父亲死死抱住印着“劳动模范”字样的搪瓷缸。他们的影子在晨光里交缠成死结,就像昨夜在协议书上看到的共同债务:外公的医药费,十七年婚姻积攒的恨……
暴雨突至时,外公的咳喘与雷声共振。九月听见外婆用左手,缓慢而持续地敲打着那口陪嫁樟木箱。箱底藏着十几年前的婚书,如今爬满褐色的药渍。九月在霉味中摸到存折的硬角,开户日期正是2004年秋雨夜。外婆的私章在泛黄纸页上压出深痕,像蝴蝶振翅前最后的蛰伏。九月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小时候,又回到了爸爸妈妈第一次闹离婚的那一年。
(二)
竹影在蓝印花布窗帘上晃动时,绣绷的吱呀声就会准时响起。外婆的银顶针磕在青瓷针线盒上,叮的一声,惊醒了趴在八仙桌上打盹的九月。
“小懒猫,帮外婆穿个针。”老人把老花镜往鼻梁下压了压,枯枝般的手指捏着孔雀蓝丝线。我揉着眼睛凑过去,看阳光穿透她耳畔的银发,在绣绷上织出细密的金网。蝴蝶兰的轮廓正从素白绸缎里浮现,每片花瓣都浸着外婆手心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