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外公去世(下)

第 54章 外公去世(下)

(六)

风卷着纸灰掠过地里时,九月被大舅母拽住手腕。老辈人说女子见不得棺木入土,她只能蹲在三十步外的竹丛里,看男丁们的黑布鞋碾碎一地晨霜。道士的铜铃混着竹梆声飘来,每响一声,她就往掌心掐道月牙印——外公教过的,这样能记住时辰。

竹丛间隙漏下的光斑,在黄土堆上织成筛网,九月数着那些跃动的金点,突然发现它们排成了坐标系。最亮的那个光斑正落在棺头方位,像极了老人用篾条摆的坐标原点。她摸出校服兜里的半截粉笔,在竹竿上画起抛物线,粉灰簌簌落进衣领。

突起的旋风裹着纸马残骸扑向草丛。九月追着片烧焦的纸片跑,抓住才发现是撕碎的成绩单——外公把她的月考排名表糊成了引魂幡。墨迹被火舌舔成焦褐色,“年级第七”的位置却完好无损,背面还粘着篾刀刻的批注:“莫慌,下次从这头编。”

等待的时辰里,她蹲在外公常劈竹的老树墩旁。年轮缝里嵌着二十三枚粉笔头,按入学年份排列成北斗状。树墩裂痕渗出松脂,把粉笔头凝成琥珀,像封存了十二载春秋的时光胶囊。

当铜锣三响宣告封土完成,九月冲向坟茔时踩碎了路边的腌菜坛。瓦砾间滚出个竹筒,筒身用艾草灰画着等高线——是后山到县一中的地形图,每个陡坡旁都标着建议车速。

(七)

竹根在潮湿的泥土里虬曲盘绕,像无数交缠的暗青色血管。九月蹲下身,将三支香烛插进根须最密集的凹陷处,烛泪滴在去年新长的竹鞭上,凝成血珀般的珠粒。她忽然想起外公说过,毛竹的根系能在地下绵延五里,此刻烛火明灭间,仿佛看见那些看不见的根脉正载着火星,在幽暗的地底奔流成河。

供品是早晨现蒸的艾草青团,碧玉色表皮裂开细纹,渗出松花粉的鹅黄。摆盘时青石供桌突然发出细碎的响动,石缝里探出一簇鹅黄色菌伞,菌褶间还沾着半片笋壳。九月用竹签轻轻拨开腐叶,发现去年清明埋下的竹筒酒竟生出菌丝,在筒底织出毛茸茸的金色网络。

山雀就是在这时俯冲下来的。灰蓝色翅尖掠过墓碑上未干的红漆,惊起供盘边缘的芝麻粒。那些芝麻弹跳着坠入竹根缝隙的刹那,整片竹林突然掀起轰鸣。九月的耳膜灌满竹节爆裂的脆响,二十年前外公栽下的毛竹正在集体拔节,新裂的笋壳像褪下的蛇蜕,在风中翻卷成青玉色的浪。

她伸手接住一片飘落的笋衣,内侧还残留着晨露的凉意。指腹抚过纤维纹路时,恍惚听见篾刀破竹的韵律——那是无数个暮春午后,外公坐在天井青石上,将五年生的老竹劈成三十六道篾条。刀刃切入竹筒的瞬间,总会有淡绿色汁液溅上他的靛蓝围裙,在粗布纹理间晕开山峦的形状。

竹涛声里忽然混进金属刮擦青石的锐响。九月转头望去,供桌边缘的艾草团子正在缓慢塌陷,菌丝缠绕的竹筒酒不知何时裂开细缝,金褐色酒液渗入石缝,竟将整块青石染出泼墨般的纹路。她凑近观察,发现那些墨色纹路正在石面游走,渐渐勾勒出半幅未完成的篾器图样。

阳光穿透三十米高的竹冠,在坟前投下斑驳的光栅。九月的影子被拉长成纤薄的竹片,斜斜切过供桌上菌丝绘就的篾器纹样。她忽然意识到,自己站立的位置恰好是十八年前外公埋下第一棵竹苗的土坑。此刻脚底传来细微的震颤,仿佛那些深埋地下的竹鞭正以每年四十五厘米的速度,向着她十八岁的骨骼生长。

山雀再次掠过时,叼走了半片笋壳。九月仰头望着那个灰蓝光点消失在竹海之上,竹涛声忽然变得层次分明:近处是新竹拔节的噼啪,中层是五年竹的篾条在风里震颤,最深处则是二十年老竹空洞的共鸣。这些声浪推着她后退三步,后背贴上某根竹竿的瞬间,掌心的笋衣突然开始燃烧。

不是香烛的明火,而是竹纤维自内而外的炽热。火焰游走的轨迹恰好是篾器图样缺失的那部分,九月在青烟里看见外公布满老茧的手,正将三十六根篾条穿成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穹顶。当最后一片笋衣化作灰蝶飘向竹梢,她终于听清竹涛深处的声音——那是五千四百根毛竹的年轮在同步计数,从1990年破土的第一株,到2008年正在抽节的第三百六十五代新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