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七月初十,上阳镇集会,王父等人便带着一坛子葡萄酒准备去镇上找个销路。
当然同行的还有王青云,还有王父背着的三十四斤金银花。
毕竟葡萄酒全是王青云的功劳,所以王爷爷也准备带着他见见世面。
而王青云则是转动小脑筋想尽一切办法,想要甩掉王父一个人去卖金银花但是太不切实际了。
因为三十多斤的重量就不是王青云能够背的起的,并且5岁的孩子敢去卖东西,被人抱走卖了自己都无力反抗。
所以王青云想了一万种可能都没想到一个合情合理的办法。
而且对于自己怎么会做葡萄酒这个问题王青云早就编好了老爷爷的故事,等人询问,可是王家人就像有了默契一般,就没有一个人问自己这个问题。
这更加的让王青云有些心虚。
生怕哪天就给自己安排一个除邪大典。
上河村到镇上有大约二三十里的路程,托前世的福,王青云能够根据众人日常的说话推论出来,二三十里还是算近的,腿脚好的大概2小时就可以走到。
上阳镇只能算是一个中镇,富户较少,这是因为上阳镇没有出过什么像样的大官,最大的官还是几十年前的一个举人,最终官至县令而已,所以镇里富户较少,所以读书人在上阳镇还是比较受到爱戴的。
王家一行人一大早出发,毕竟王家众人还要带很多东西,一坛子酒,半背篓金银花。
还有王父编的竹制品,三叔做的木制品,椅子板凳什么的,除了王青云,每个人的身上都是满满当当的。
而王青云只靠自己走到上阳镇就要谢天谢地了,本来上河村是有牛车的,想要借出来并不算难。
但是今天是集会,很多人都想去赶集,王家人带这么多东西,其他人就不用坐了。
所以载王家人很容易得罪全村人,当然车主也说了可以等到中午回来再坐,但是那个时候再去集都快散了,黄花菜都凉了,所以王家人只好徒步了。
幸亏王家人出发的早,所以一路上也不算热,但是还是很累的。
王爷爷心底里想要买一头牛的想法更坚定了。
“这次酒卖了就买牛”王爷爷咬牙想到。
终于大概辰时左右王家众人终于赶到了上阳镇集会所在地。
不像前世那样的集市,这里的集市很少看到女生,大多都是男人,老婆婆,大媳妇,之类的,女孩子基本没有。
王青云瞬间就兴趣大减。
其实集市很长,大多都是些山货,大多都是些山里的东西,很少有手工艺品,前世集市常见的衣服摊,这里更是一个都没有。
所以这里更应该叫做农副产品交流会。
不过这里还是有卖吃食的。
包子油条,豆浆麻花瞬间勾起了王青云的馋虫。
前世习以为常的东西却是这一世望而不得的梦。
毕竟还不到吃饭时间,最重要的是王母准备干粮了。
瞬间就把王青云的后路堵的死死的。
王青云只能望包兴叹。
当然,王家众人还没有忘记今天的主要任务。
所以王爷爷带着大伯,前往酒楼卖酒,而王青云就跟着王父去药铺卖金银花了。
因为大伯读过书,而大伯儿子又是酒楼伙计,所以大伯出面沟通最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