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崔夫子也是有意为之,因为李皓和王青云天资实在不错,又肯努力,所以崔夫子看到了金榜题名的可能,所以不想耽误他俩,所以讲得洒脱,讲得充实,讲得认真。
当然了中舍的众学子也是相当认真。
其余的同学也差不多,都听的很认真。
不过,王青云倒是注意到了一个现象,基本所有的学子课下都不问崔夫子问题,即便是崔夫子再三说不懂可以问。
这个时代学生尊师重道是真,但是也不乏畏师畏教之人。
当然了王青云也是其中之一,能不去打扰崔师,就尽量不去,不是不会圆滑,只是心底总有什么东西作祟。
要不前世笔试面试第一王青云也不会被发配去扶贫,如果会来事的话,至少市里办公室是不成问题的。
也许是前世的孤儿经历,让王青云的性格有点固执,能自己解决的绝不麻烦别人,即便自己不能解决的也要想尽办法解决。
因为王青云最怕亏欠。
尽管这一世王青云已经尽量让自己融入家庭,融入孩童,融入圆滑,但是有些东西还真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
王青云强迫自己每天下午都课上提问,因为确实有的古文是比较晦涩难懂的,科举可不是不求甚解,而是精益求精。
课上的很开心,王青云收获也很大。
而石山则是另一番景象了,天天背书,疯狂的背书,下午放课也不去游水了,也不去打闹了,手不释卷。
从早到晚,石山就是三百千疯狂的背诵,抄写,背着抄,抄着背,当然不是抄在纸上,是抄在书简上。
王青云和李皓也不好劝解,只好陪着石山疯狂背书,抄书。
石山压力可想而知。
王青云甚至连注解全都背了。
不过几人的关系反而更好了。
就差斩鸡头,喝黄酒结拜了。
石山这几天也开始传授王青云二人拳脚功夫了,每天早上在草堂外边的空地上噼里啪啦地打拳,看着真像那么一回事。
石山传授的功夫以腿法见长,对于身材修长的王青云和李皓倒是十分合适,对于石山就有些勉强了。
石山身材太过魁梧,适合一些大开大合的功夫。
据他自己说他是练斧的,重兵器可不是好相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