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将士势如破竹,一战破顺州,再战破蓟州,太岳山前的七州北狄仅剩一州。
此刻,北狄朝中一片哗然,请太后重新主政的声音甚嚣尘上。刚刚亲政的小皇帝哪里见过这样的阵仗,无奈只得硬着头皮请母亲出山主持大局。
于是北狄的太后重掌朝政,以最快的速度稳定朝局后,她果断派出使臣与大周议和。
北狄议和是在贺子锋意料之中的,他明确了议和条件,北狄无条件让出檀州,在互市中每年向大周输入良马千匹。
“你这可是狮子大开口了啊。”元弦桐笑着说。
“就是要让他们疼。”贺子锋冷哼一声,“这么多年,动不动就侵扰边关,真当我中原无人了不成。”
“父皇不生气,待孩儿长大一定扫平北狄。”贺承稷迈着小短腿,噔噔噔跑到贺子锋身边一本正经的说。
贺子锋低头看着小包子,捏了捏他肉乎乎的小脸,“等你长大去平北狄,那你老子得有多废物啊。小子,你的劲敌可是已经能放羊了,你小子可别偷懒了。”
“放羊?”小包子还不知道放羊是什么意思。
“真是不知人间疾苦啊。”贺子锋摇头。
“行了。”元弦桐瞪了他一眼,稷儿才多大啊。
议和的事僵持了半月余,北狄到底是放软了态度,但是每年卖千匹良马确实有些为难,经双方商讨,最终决定减半。
国书签订,大周兵不血刃的拿下了檀州,进一步完成了收复幽蓟的目标。
而北狄,虽然太后重新主政,但是内部一些被压制的小部族频频活跃。其中黑水靺鞨渐渐壮大,他们对北狄的压迫不满,开始试图反抗。
北狄从檀州撤兵后,依然有不少的北狄人生活在这些地方。贺子锋特意颁旨安抚新收复地区的百姓,表示将会对他们与大周百姓一视同仁。
兵戈既止,大周依旧在不断的壮大自己。有了马匹,贺子锋打通了西北的丝路,同时他也重视造船业,海上的丝路渐渐繁荣起来。
寒来暑往,小包子贺承稷也进学了,同时贺子锋也对他更加严格了起来。文武师傅,经史子集,把他每日的时间安排的满满当当。
“子锋,我看你这些日子总是频繁召见朝中武将,你是不是又要用兵了。”晚上,夫妻俩躺在帐中,元弦桐问出了心中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