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的管理会议中,陈帆做出了南迁的指示。
避难所管理人员知道,目前避难所一半的能源来自于一号馆地下二层的几台大型发电机,那玩意的油耗的确可怕。
在他们眼里,陈帆的燃油储备支撑这些发电机近两个月,已经很了不起了。
即便再怎么提前做好准备,也有个头吧?
而太阳能设备目前只建成了两个场馆,越往后户外安装的难度越大,许多暴露在外的设备损坏也会随着气温持续下降而变得脆弱。
再加上目前的农场规模只有一号馆地下一层,地下二层的一半区域,二号馆地下二层,仅凭这两个半的区域根本无法维持两万多人的开销。
除此之外,如今的避难所还有诸多不便利的地方。
如今只能期待陈帆能带着大家顺利南迁,去到他口中所说的做足准备的地方。
只有完全建立起一个供所有人循环生存的环境才能永远的熬下去。
而且大家心里还有一个期待,那就是看看几个月前出发的官方到底如何了。
所以,在陈帆提出后无一人反对。
当然陈帆这次会议不是商量,而是直接下达命令。
定下了基调,避难所这个小型社会开始为南迁之行全力发动。
各个部门得到指令立刻下去传达。
每一个项目涉及不同专业,陈帆只需要在他们提出所需物资的时候拿出来即可。
坐拥百亿系统币的陈帆再次化身采购小陈。
迁徙路上的食、宿、能源、车辆、安全、保温每一项都是难题。
好在拥有系统的陈帆能带领大家轻装上阵,比起第一批南迁的华夏人要轻松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