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扇木门被岁月磨得吱呀作响,却在父亲的脚步下变得轻柔,仿佛生怕惊扰了沉睡的梦。
粗陶碗底还粘着灶膛的草木灰,那是柴火燃烧后的痕迹,带着一丝质朴的烟火气。
甜香混着柴火的气息在月光里蜿蜒,像是从黑暗中升起的一缕温暖,驱散了夜的寒冷。
母亲则会在煤油灯下缝补他的旧衣。
昏黄的灯光下,母亲的身影显得格外温柔。
针脚细密得像是要把所有的期望都缝进去,每一针都像是在为他的未来编织希望。
顶针撞击针鼻的叮当声,清脆而有节奏,和着远处池塘的蛙鸣,织成夏夜的摇篮曲。
那声音,如同母亲的低语,安抚着他的心灵,让他在疲惫的夜晚也能安然入睡。
每当他在县里拿回奖状,母亲就会用米浆仔细贴在堂屋最显眼的位置。
那面墙,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一张张红彤彤的奖状覆盖。
母亲总是小心翼翼地把奖状抚平,确保每一个角落都贴得整整齐齐。
直到整面墙都贴满了荣誉,像一树永不凋零的红梅,在岁月的风霜中依然鲜艳夺目。
那是母亲的骄傲,也是他对未来的承诺。
那年高考,落华是骑着借来的自行车去的县城。
车胎在半路爆了,最后他是一瘸一拐走到考场的。
落华借的是村里张叔的车,那车比他的年纪还大,链条总是掉,车胎也薄得像纸。
那时的出发得很早,天刚蒙蒙亮,路上一个人也没有。
他骑得飞快,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不能迟到。
但命运似乎总爱和他开玩笑,当他正全力冲刺时,车胎突然发出“砰”的一声巨响,瞬间瘪了下去。
他连人带车摔在了路边的沟里,膝盖擦破了皮,鲜血直流。
落华只能爬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土,看着那辆破车,心里一阵发慌。
他试着修车,但根本无济于事,车胎破得太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