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铃铛锈蚀的叮当声,每响一次就在心口剜下一块肉。
落华看着那辆自行车远去的背影,直到它消失在晨雾中,才缓缓低下头,眼神里满是失落。
“再等等,可能是路上耽搁了。”母亲这样安慰他,声音里带着一丝颤抖。
她站在落华身后,手里拿着一块破旧的毛巾,不停地擦拭着额头上的汗珠。
可在落华转身时,却看到她偷偷抹泪,
泪水在脸上划出一道道痕迹,像是被雨水冲刷过的土地。
纺车在母亲脚边吱呀旋转,棉线在纺锤上一圈圈缠绕,却突然崩断,在晨光中划出银亮的弧线。
母亲的手微微一颤,像是被那根断裂的棉线扯痛了心。
落华低下头,不敢再看母亲的眼睛。
父亲蹲在门槛上抽旱烟,烟雾缭绕中看不清表情,烟锅里的火星明明灭灭,像坠落的星子。
他偶尔抬起头,目光扫过落华的背影,却又迅速移开,仿佛害怕被发现。
村里开始有流言蜚语,说他是“纸上谈兵”,说他是“假把式”,那些闲言碎语像蛛网粘在晒谷场的稻草人身上,越缠越紧。
落华站在村口,听着那些议论声,心里像是被无数只蚂蚁啃噬,却只能咬着牙,一声不吭。
他开始整夜整夜地失眠,在月光下翻看那些已经翻烂的课本。
书页在指尖沙沙作响,像是在诉说着未竟的梦想。
蟋蟀在墙根背诵他写过的方程式,声音清脆而有节奏;老鼠啃食木柜的声音像秒针走动,一下一下地敲打着他的神经。
有时会突然惊醒,以为听见了邮差的铃声,冲到门口却发现只是夜风摇动门环。
铜环撞击木门的闷响,在寂静中荡出嘲弄的涟漪。
落华站在门口,望着漆黑的夜空,心中满是无奈。
母亲给他煮安神汤,他却总在喝到一半时放下碗,怔怔地望着窗外出神——晾衣绳上飘荡的蓝布衫,在月光里幻化成清华园的校旗。
他想象着自己站在那片校园里,身边是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耳边是朗朗的读书声。
可现实却像一盆冷水,将他的幻想瞬间浇灭。
“要不……就在村里教书吧。”父亲终于开口,声音沙哑得像砂纸摩擦,“你娘身子不好,我也老了……”烟袋锅在门槛上磕出沉闷的声响,惊醒了梁上栖息的燕子。
它们扑棱着翅膀,飞向远方,像是在逃避这沉重的氛围。
落华记得那天傍晚的夕阳特别红,像是要把整个天空都烧着。
火烧云滴落的余烬染红了稻茬,也灼痛了他的眼眶。
他站在院子里,望着那片被夕阳染红的天空,心中满是不甘和无奈。
父亲的话像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口,让他喘不过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