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面和蒜

所有人都被送走了。

不管他们有没有听懂宋濂的话,明白没明白过来,事不可为,但可顺势而为。

宋濂坐在椅子上,让侍女给自己倒了一杯新茶。

这一次喝起来没有苦涩的味道,只有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重开科举分设南北两榜取士。

从眼下来看,确实是对浙东一系,乃至整个南方官员一次重大的打击。

族中原可以有十名官身子弟,现在只剩下了五名。

是根本无法接受巨大损失!

可在宋濂的眼中,事情可不是只能从眼下看的,应该放的远一点,几年,十几年,乃至几十年……

科举就是科举,以才学论高低。

但现在整个大明,若论文风之盛,哪里能与浙东相媲美?

不过就是暂时少了一些名额罢了,他又不是这几天就要死,浙东一系也不会过两天就轰然倒塌!

优中选优不更有培养的价值?

而且宋濂还从这件事中,看出了另外一件事情。

胡惟庸,中书右丞相胡惟庸!

朝堂中他的最大敌人,近期跳的是越来越高,手伸的是越来越长了,已经忘记了他只是一介臣子。

也忘记了,他们的皇帝是从最底层杀出来的朱元璋!

想要一家独大。

换成李善长来了,他也不敢生出这个念头!

等吧,或许再过不久,就会有一把刀砍在他的脑袋上!

而他宋濂可就不一样了,他是臣,朱元璋是君,君君臣臣,分的很清楚。

既然君要平衡那就给他平衡,然后慢慢等,等到新的不平衡出现,这朝堂依旧会有他们浙东的位置……

朝廷的动作很快。

今天早朝刚下旨重开科举,中午便有无数匹快马,朝着大明各地疾驰而去。

他们都接到了死命令。

务必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旨意传到大明的每一个角落!

特别是北方诸省,更是要万无一失,每一个村落,每一户人家都不能放过!

不过事情也并不是一帆风顺。

大明京都应天府地处南方,距离浙东苏杭非常之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