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新库利萨雷

此时盛行西风和北风,若是沿着海岸线往北再往东走也是可以的,不过那样的话路程接近三倍,何况库利萨雷河冬季几乎处于断流的状态,临海的滩涂长达十余里,也不能靠岸。

最好的阿特劳港又被俄国人占据,于是,从拉甘港直航克拉苏港就成了最佳选择,还能完美地绕开俄国人的北里海舰队。

再者,正是因为西风和北风交织,就需要水手对风向有精确的判断,以便不断调整船帆的位置,正是练习水手的绝佳场所。

而只有十米的海深,一旦发生海难还有挽回的余地,若是到了平均深度在一百米以上的南部,那就是九死一生了。

这两年,乞塔德通过波斯商人用两倍的薪酬招募了大量的陀拔思单人水手,又收编了一些乌古斯里海海盗,让他们培训自己从陆军里抽调出来的水兵,两年后终于有了成效。

拉甘港直航克拉苏港只有五百里,水手将船帆夹角调整到最佳的情况下船速高达六十里每小时,不到十个小时就到了。

而如果沿着海岸线往北走,则需要戗风前行,加上又面临伏尔加河逆流(伏尔加河汇入里海后,形成两股洋流,一股沿着西岸向南,一股沿着北岸向东,然后向南),船速锐减为三十里左右,需要三日方可抵达。

此时,欧洲已经开始流行八分仪,不过最大测量夹角只有九十度,乞塔德作为穿越者,又是穿越小说爱好者,自然熟知六分仪。

此时的奥斯曼人已经得到了八分仪,并流到了波斯,乞塔德从波斯商人弄来了一架,经过他改良后,便成了这个世界上最早的六分仪。

加上与航海罗盘配合使用,他的士兵又粗通数学知识,经过两年的培训后,早就掌握了利用六分仪定位的知识。

他从陆军里一气抽调了一千人加入海军,让他们熟悉海况,学会使用航海仪器,学会操帆掌舵,并掌握在摇晃的船只上施放火炮的技术,两年过去后,不能说是熟练的水兵了,论起顶尖,还不如欧洲的水手,但论起平均水平则丝毫不让。

欧洲人的关键航海知识全部掌握在船长、大副、二副以及观测手手里,普通水手只是按部就班接受他们的命令而已,特鲁琴水兵就不一样了。

他们的经验自然不如欧洲人丰富,里海的海况远比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温和,但从里海开始练起,也是一个最适宜的过程。

天刚蒙蒙亮,前面就出现了一群海岛,那是克拉苏港西北处的群岛,见到这些海岛,就知道马上就要抵达克拉苏港了。

而在群岛南侧,克拉苏港海角的灯塔还在闪闪发光。

“呜......”

船上的号手吹响了铜号,提醒船上的人就要抵达了。

没多时,克拉苏港的小海湾就扑面而来,一座完全用海岸附近的石灰石筑成的小城堡也跃入眼底。

里海北岸的沙滩遍布掺杂着大量贝壳粉末的砂砾,这是上好的制作水泥的材料,加上石灰石,若是从西海岸将煤炭运过来就能在当地生产土法水泥,而不需要利用矿渣。

于是,克拉苏港就成了一个特鲁琴汗国目前最大的水泥产地。

人口少,就需要极度关注效率,乞塔德就是这样做的,有了航运,这一切又顺理成章了。

而有了产业,就有了人口聚集的可能,否则,孤悬于里海东岸的克拉苏港单单作为往来船只的补给点和贸易转运点是没有多少人的,人手不够,就无法建成大的城堡,进而无法提供有效防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