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们......”
“既然是这样,自然是不从刻赤港登陆,而是前往卡法港,从那里下船后向西没多远就是克里木山北麓的索尔哈特城了”
(索尔哈特城,后世旧克里木)
渥巴锡问道:“眼下敖德萨、克里米亚一带还是那位苏丹的妹夫阿拉丁在管辖?”
“是的”
......
乘着强劲的东北风,船只很快就来到了卡法港。
按照克里米亚与特鲁琴的协议,凡是经过双方并登记的船只以及船上的人员是可以“面签”进入对方国家的。
虽然卡法城(后世费奥多西亚,中世纪一直到现在黑海北岸最大的奴隶贸易中心)是奥斯曼人直接控制的,但自从奥斯曼的敖德萨帕夏萨拉丁接到乞塔德的贷款后也对特鲁琴人沿用了免签的做法。
没有缴纳任何费用进入卡法城后,渥巴锡一行就在城中特鲁琴人自己开设的旅馆歇下了。
进入旅馆后,渥巴锡立即问道:“邓策,怎么现在街面上的犹太人多了起来?”
“还不是像法国、西班牙这样的天主教国家为了所谓的纯洁国内导致的”
“不光是这些吧”
“自然还有别的因素,眼下无论是西班牙还是法国,在咄咄逼人的英国人压迫下国内财政状况都不佳,特别是法国,他们可是在东线进攻普鲁士的主力,想要维持这么庞大一支军队的开支,自身财政又不佳,便只能打起其他注意”
“欧洲的犹太人善于经商,他们在新教国家暂时还好,但在天主教国家却是过街老鼠,国家平时让其为自己的商税增砖添瓦,一旦遇到紧急情况,便拿他们开刀”
“最近一二十年,法国的对外大规模战事几乎就没有停止过,财政自然异常紧张,便故技重施,自然有大量犹太教徒逃亡”
“与基督徒相比,伊教徒对犹太人的态度倒是宽松许多”
“何况这里是以前信奉犹太教的科萨汗国的领土,依然有一些信仰该教的教徒,故此,这几年移民到克里米亚半岛的犹太人就多了不少”
“还不止这些吧?”
“浑台吉猜得不错,克里米亚鞑靼人利用热那亚人控制城堡以及商业,但肯定也不是完全放心,让犹太人来平衡他们也是应有之意”
“他们往往在城里设立市长一职,多用热那亚人,但具体收税的却是犹太人”
“那位占据半岛东部的希林家族现任族长是一个年轻人,刚刚从法国留学回来,能说一口流利的拉丁语,他平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