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诺盖风云(8)敖德萨(Ⅰ)犹太巨贾

此时西班牙反犹最为厉害,不过萨诺斯却给国王捐献了可以建造一支海军舰队的钱财,还给他不停地贷款,故此他是唯一一个可以正大光明打着犹太人身份堂而皇之在西班牙东海岸靠岸的大商人。

当然了,萨诺斯肯定在巴伦西亚注册了新的名义上是基督徒拥有的公司。

萨诺斯这次只带着了一艘大型平底商船,按说以他的地位在地拉那运筹帷幄就行了,根本不需要他亲自跟船的,但这一次他还是来了。

他来的目的显然不是因为黑海附近的物品非常重要,必须亲自跑一趟,而是为了此时已经在欧洲畅销的不锈钢制品和物美价廉的纺织品。

他必须要来一趟,在路过伊斯坦布尔时,他曾拜会了特鲁琴王国驻伊斯坦布尔大使叶斯木,叶斯木大致同意了让他成为地中海沿岸特鲁琴商品代理商的申请,但他必须要到叶伊斯克亲自与国王商谈。

萨诺斯不可能就坐着一艘小船直接去特鲁琴王国,此时欧洲各国之间的关系都很复杂,互相都提防着,何况特鲁琴、奥斯曼这样有着复杂关系的国度?

地拉那是奥斯曼帝国阿尔巴尼亚帕夏驻地所在,在那里萨诺斯可以将大量欧洲部分的工业品运到西亚贩卖,地拉那也有帝国大型军工厂,相当一部分军事物资也是通过苏丹许可的商船运到黑海地区的。

萨诺斯将这些物资运到敖德萨,然后前往叶伊斯克港将特鲁琴王国的不锈钢制品、纺织品运回去是一个极为自然的理由。

萨诺斯五十九岁了,须发花白,但依旧精神矍铄,他穿着一身古希腊、古罗马时代的灰白色长袍,还露出了半个胳膊,身边有两个黑人少年奴仆,船只靠岸后萨诺斯在他们的扶持下跨上了码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身后还跟着一个身材健硕的阿尔巴尼亚伊教徒,看来应该是他的贴身护卫,紧紧跟在他的后面。

护卫后面则跟着他的管家。

萨诺斯刚一踏上码头,大量的黑白奴隶就涌了上来。

在奥斯曼帝国的奴隶序列中,像他们这样的可以靠出卖苦力赚钱的奴隶还是不错的,虽然他们的身后依旧有主人在控制,但自己多少也能挣一些。

大量充斥在船上、工矿、农庄里的奴隶才是真正的奴隶,他们完全没有人身自由,生老病死、结婚全看主人脸色。

奥斯曼帝国的运势与黑白奴隶息息相关,在维也纳战事以及俄国人崛起之前,他们能够以很小的代价获得大量的白人奴隶,国力也蒸蒸日上,但自从维也纳战争失利,以及俄国人崛起之后,他们的衰微就不可阻挡了。

任何一个老大帝国都有极强的排外性,虽然此时法国人为了对付俄国人,不惜冒着得罪整个欧洲世界的风险与奥斯曼人结盟,并乐意为他们扶持工矿业、编练新军,但如同明末时分徐光启、孙元化等人的挣扎一样,都是徒劳无功。

突厥贵族,依旧统治着世俗世界,西帕西、耶尼切里军事贵族则统治着军界,想要从他们中间分一杯羹比登天还难。

故此,虽然最近百年的苏丹都想锐意进取,但大多都不了了之。

每一个没落的王朝,无论文化、宗教如何都是相似的,此时在奥斯曼,为了防止军人做大,同样奉行的是让文官指挥职业军人的政策,这样军队的下场也可想而知。

不过这样的背景对商人们还是有利的,越是腐朽没落对他们越是有利,商人们虽然没有地位,但有的是钱,可以从容上下其手摆平一切。

相对而言,奥斯曼帝国对犹太人还是相当宽容的,这便让曾经在欧洲喧嚣一时的犹太商人有了立足之地。

如果说庞大的国土面积、人口是奥斯曼帝国得以支撑下去的基础,那么犹太商人就是他们嘴里的人参、雪莲,不断在为帝国吊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