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时代就要来临了。
不过对于特鲁琴人来说,在这种情况下做好准备就是了,现在还没有到最佳的时机。
优素福.贾德,阿兰人,从小在特鲁琴各级学堂长大,然后毕业于埃利斯塔军校情报专业。
在敖德萨之战智取罗马城的战事里立下大功后,他立即升到了少校军衔。
二十八岁,长得与时下的奥斯曼突厥人没什么两样,还能说一口流利的伊斯坦布尔方言。
得到扎哈台太子殿下让其去摸清到底是谁让奥斯曼人突然厉害了起来的任务,一艘赛音号便将其放到了爱琴海的一座依旧由奥斯曼人控制的岛屿后,他就偷偷上岸了。
这座岛屿出产整个爱琴海地区少见的锡矿,故此岛屿虽小,却成了奥斯曼人必须控制的岛屿,岛上驻有一千正规军,城堡也修建的非常坚固。
当然了,特鲁琴人若是想拿下来也不困难,但爱琴海岛屿何其多也,处处分兵反而是兵家大忌,有一个利姆诺斯岛就够了。
情报局将其放在该岛显然也不是随意安排的。
因为锡矿的存在,以及岛上众多的人口,这里便成了商船云集的地方。
虽然帝国的大维齐尔拉吉普因为上次的战争大败而失势了,但科普鲁律家族并没有失势,连带着一直紧跟该家族的犹太巨贾彼得雷乌斯家族依旧留在帝国境内做事。
自从发生萨诺斯家族的倒戈后,奥斯曼人对犹太人的控制自然严格了许多,但奥斯曼帝国毕竟是一个垂垂老矣的帝国,一切发生在这样帝国的景象都会存在,就像明末一样。
特鲁琴舰队离开爱琴海,抵达埃及后,爱琴海的贸易再次恢复正常了,一艘挂着奥斯曼苏丹特许旗帜的商船进入到该岛,这艘商船的船东名义上属于一个伊教徒商人,但背后的势力就是彼得雷乌斯。
这艘商船的目的是将来自伊斯坦布尔的粮食运到这里,然后将该地出产的锡锭、橄榄油、切割好的大理石、葡萄酒等运往伊斯坦布尔,当然了,最关键的物资是锡锭,那是帝国官方冶炼青铜炮的必须物资。
奥斯曼官方自然不会给商人支付运费,但也有变通的做法,因为每一艘进入伊斯坦布尔的商船都需要缴纳商税,既然你为政府运送了物资就无须缴纳商税了,还能获得引水员的优先引导权。
此时的奥斯曼帝国显然没有能力在各岛之间设置定期航班,岛上的人想要往来各处只能乘坐商船,他们需要向船东缴纳船费,也算是一项变相的收入。
贾德身材中等,面容普通,戴着厚厚的花色头巾,灰绿色长袍外面套着一件花花绿绿的外套,腰间挂着一把乌兹钢刀。
他还带着一个年约十七八岁,没有蓄须的白人奴隶——这种景象像极了时下帝国大量因为经商破产的贵族后裔。
在立国几百年后,贵族集团越滚越大,就好像明末时分的庞大王室后裔,奥斯曼苏丹可不像明国那样为每一位宗室后裔设定一定的俸禄,除了少数世袭贵族,大量的贵族逐渐沦为商人和平民。
他们的身份显然比一般平民高,但也好不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