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6年上半年,一场欧洲人久违了的黑死病肆虐了撒丁岛,然后蔓延到意大利半岛,这场后世有名的瘟疫整整传播了一年之久,让撒丁王国元气大伤。
其中尤以撒丁岛的灾情最为严重,岛上的各个城市、村落几乎无一幸免,岛上本来就只有不到四十万人口,经过这场疫病之后,人口锐减了六成,只剩下了十余万!
不过撒丁王国的苦难尚没有结束,为了转移国内愈演愈烈的矛盾(大革命的前夜),对撒丁王国觊觎已久的法国对撒丁王国展开了进攻,眼看该王国就要面临覆灭,特鲁琴人出现了。
特鲁琴人是作为调停人出现的。
最后,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撒丁王国国王阿迪梅奥三世同意了特鲁琴代表巴雅尔的调停。
结果是:
法国获得了撒丁王国麾下位于法国、撒丁王国、瑞士交界处的萨伏伊公国领土,撒丁王国保留了都灵大区的核心区域。
特鲁琴人花费了一百万银币向撒丁王国购买了撒丁岛。
此时,正好从一批从远东运送华人、日本人的移民船抵达了地中海,由于特鲁琴拿下了台湾岛,这次的移民很多,华人有两万户,日本人有一万户,便全部迁徙到了撒丁岛。
之前,在大量使用了青霉素后,并在岛上大力开战灭鼠、洗澡等“文明卫生”运动,在特鲁琴人进入后,撒丁岛上残存的居民继续因为鼠疫而死亡的人口大幅减少,他们对于特鲁琴人自然是感恩戴德。
无论如何,特鲁琴人并没有参与对撒丁王国的战争,而只是用钱财将该岛买下来的。
至于英国方面,他们显然对于特鲁琴人突然伸过来的橄榄枝感到了疑虑,婉拒了他们。
原本的历史上,有了法国人加持的北美十三州的实力就在英国人之上,而英国人的舰队在屡遭特鲁琴的打击后更是大不如前,在拒绝了特鲁琴人的援助后更是一溃千里。
美国,这个怪物,比历史上更早出现了。
而法国人借着英国人的惨败,终于如愿以偿地拿下了整个加拿大,这倒是与历史上有所不同。
至于垂垂老矣的奥斯曼帝国,得到特鲁琴人的示好后倒是没有像英国人拒绝了。
新上台的哈米德一世是一个锐意进取的苏丹,他的手下的官员也强于穆斯塔法三世时代,还加强了与法国的同盟,他虽然没有直接拒绝特鲁琴人,但也准备好好与他们谈一谈。
乞塔德派出了曾经在伊斯坦布尔担任大使的外务大臣叶斯木前去谈判。
1776年秋季,四十岁的叶斯木来到了奥斯曼皇宫——托普卡帕宫。
一座在以前东罗马帝国皇宫基础上经历了多次修建,矗立在巴尔干半岛最东端最高处,可以同时俯瞰北面的金角湾、东边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南面的马尔马拉海,占地七十万平方米,围墙长度超过十里的伟大宫殿。
一场影响整个欧亚世界的冗长谈判开始了。
故事也从此时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