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斯曼的世界极为类似遥远东方的帝国,苏丹、大维齐尔、维齐尔、各部大臣、大穆夫提(宗教首领)无一例外都是妻妾成群,身家巨万。
除非极有能力,对帝国贡献卓越,每一次下台前的大维齐尔都是类似于乾隆帝留给嘉庆帝的和珅,都是可以让继任苏丹不用额外敛财,抄了他们的家产就可以养活皇宫近卫军三年的对象。
谈判是在帝国议会专门用来讨论大事的库尔巴提大厅进行的,名义上是叶斯木与帝国外务大臣艾芬迪进行的,实际上在二楼,以前苏丹或者太后偷窥帝国议会的秘密据点,哈米德一世,大维齐尔、前希腊帕夏穆赫辛巴德,都可以全程监控会议的进展。
叶斯木带来的助手是阿迪尔,而艾芬迪(就是阿凡提)的助手则是帝国会议秘书、维齐尔,哈米德一世的亲信哈里尔.哈米特,此人长期与欧洲人打交道,被称为“欧洲通”,与穆赫辛巴德是政敌。
另外,以前在特鲁琴海军的打击下唯一顺利逃脱,为奥斯曼海军保留了火种的前巴巴里海盗盖茨.哈桑已经被苏丹任命为帝国海军司令,也不时参与谈判。
匈牙利人,曾在奥斯曼居住,后来投靠法国,被路易十五封为男爵的德.托特是哈米德一世的军事顾问,还是最精锐的一万耶尼切里近卫军的参谋长,也不时作为调停人出现在会场。
穆赫辛巴德长期担任希腊帕夏,在另外一个时空曾经带领大军抗住了俄军的进攻,也算是在陆军上颇有建树的人物。
而哈桑对欧洲最新海军颇有了解,并准备励精图治大干一场。
加上后来继任大维齐尔、准备大幅对帝国财政、海陆军仿照欧洲模式进行改革的哈米特,哈米德一世的班底显然比穆斯塔法三世精明得多。
作为帝国议会的秘书,哈米特实际上是苏丹的秘书,为了对等,乞塔德还将自己的秘书张恨雪派了过来,作为叶斯木的助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实际上,此时的奥斯曼帝国已经不是中世纪时代被整个欧洲敌视的帝国了,他们与英国、法国、普鲁士的关系都很好,从这里也可反映出所谓的信仰并不是最关键的,利益才是第一位的。
随着特鲁琴的崛起,对欧洲威胁最大的就变成了他们,而不是奥斯曼。
这一节,哈米德一世显然清楚,不过,与特鲁琴结盟,从而从容游走于欧洲与特鲁琴之间对于他来说也不是坏事,这才是哈米德一世答应谈判的唯一原因。
哈米德一世是穆斯塔法三世的弟弟,今年已经五十岁了,按照奥斯曼的传统,再确定了继承人后就会将其囚禁在深宫,也就是说,在哈米德一世大部分时间里都是在暗无天日中渡过的。
虽然他想励精图治,但是长达几十年的幽禁中显然让他深切地体会到人生苦短,一旦登上皇位,后宫几百名貌美如花、甚至还有欧洲人(其中甚至还有一位是拿破仑的亲戚)的后妃对他的吸引显然更大。
故此,他一方面将谈判的权力让渡给了大维齐尔、外务大臣,然后他们每隔几日向他汇报,一方面也并没有像以往历任苏丹那样藏在帝国议会的二楼偷窥,而是不分昼夜地在后宫造人。
不过,乞塔德提出的进攻奥地利,进而拿下匈牙利或者西西里岛的建议还是深深地吸引了他。
时下,在欧洲,奥地利以及他所代表的神圣罗马帝国也是各新兴大国觊觎的肥肉和对象,奥斯曼的疆域又与其紧紧相邻,若是能从他们身上割下一块肉,对于自己的地位和威望那是再好不过。
但是,一旦正式与特鲁琴结盟,那么一旦特鲁琴受到攻击,他们也逃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