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秋收(上)

又一年秋收季节到了。

张老七带着一家人正在地里热火朝天地忙着。

张老七,就是二十年前为清军押运粮草的甘肃农户,当时他就四十岁了,却被分配到了一个年仅十六岁,还被清军糟蹋了的准噶尔少女,当张老七得到她时,她已经身怀六甲。

少女叫阿赫,还是一个台吉的女儿,不过在那场清廷志在灭国的大战中,除了少数大台吉,普通台吉的命运与牧户几乎差不多。

张老七原本与李二娃一开始都被分配到北高加索种地,特鲁琴得到诺盖人的地盘后又被迁徙到卡夫巴斯省,得到整个乌克兰后,李二娃迁徙到伏尔加河畔的萨拉托夫省靠近俄国人边境的赫瓦伦斯克县。

而张老七却被安排到了西乌克兰最北面的利沃夫市。

拥有了整个西乌克兰后,乞塔德将它们一分为二,南面还是以卡夫巴斯市为中心的卡夫巴斯省,北面则是以文尼察为中心的文尼察省。

而利沃夫就是其最北面的城市之一。

后世乌克兰的利沃夫还是一个州,地域广大的特鲁琴自然无需如此,还是一个市域范围。

利沃夫,周围黑土地、钾盐矿、铁矿、锰矿、铅锌矿、天然沥青、硫磺等资源丰富,在特鲁琴接手之前,当地人只用上了煤炭和铁矿,经过工部矿业司勘探后,乞塔德立即决定要将此地建成拱卫特鲁琴帝国西北疆域的重镇。

前不久奥地利、沙俄、普鲁士瓜分波兰时,奥地利人得到了北波兰南部的克拉科夫和卢布林,利沃夫市的西边又是他们治下的匈牙利王国,估计这也是乞塔德决定与他们结盟的原因之一吧。

距离获得整个西乌克兰已经过去五年了,利沃夫城已经变成了一座工业重镇,除了煤钢复合体,这里也拥有了粗胶、火药等产业。

从利沃夫到东边的基辅、南边的文尼察的铁路也在开始建设。

利沃夫境内,黑土地遍地,不过并没有大河流过,历史上,由于黑土地实在太过肥沃,乌克兰人显然并没有大规模建设水利灌溉设施,导致连续三个世纪都出现了因为旱灾而导致的大饥荒。

特鲁琴接手后,立即将德涅斯特河上游的河水引了一部分到这里,德涅斯特河支流众多,并不会因为分入利沃夫而导致河水大幅减少。

因为大饥荒导致的农奴、哥萨克起义屡见不鲜,最近一次的显然是赫梅利尼茨基的那次了,赫梅利尼茨基的出现,是这里的人“乌克兰人”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时下,在法国一些思想家的启蒙下,种种思潮泛起,对于西欧、中欧的影响深远,连奥斯曼帝国治下的巴尔干半岛都影响到了,就是在此时,塞尔维亚人、罗马尼亚人、保加利亚人的称呼才有了雏形。

但这显然尚未影响到乌克兰地区。

这个地区在罗马人的历史上被称为边疆区,长期处于对抗奥斯曼人、克里米亚人的前线,继承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奥地利人、波兰人、俄国人都对其虎视眈眈,并长期将此地当成农奴重地,他们,自然没有太多机会“觉醒”。

这是特鲁琴的机会,如果他再晚一步,等到沙俄帝国彻底将整个乌克兰收入囊中那就太迟了。

张老七一家就被安置在利沃夫市最西面的一个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