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一次,加大能量输出。”星耀说。
第二次尝试后,全息屏幕上突然跳出一串新的波动图案。这些图案不像之前那样乱晃,而是有一定规律。
“它有反应了!”研究员兴奋得大喊。
“记下来。”星耀眼睛紧紧盯着屏幕,“接着发不同频率的信号,看看它能不能一直这么回应。”
接下来几个小时,研究团队试了各种组合。他们发现,用特定频率的脉冲信号时,信号源的回应更清楚,还能形成类似符号的图案。
“这些符号……”一个年轻的研究员突然出声,“瞅着像某种象形文字。”
“跟哪个文明的文字最像?”星耀问。
研究员赶紧调出数据库对比图,屏幕上出现几种远古文明的字符。“都不完全一样,但有些笔画和结构挺像。”
星耀走上前,凑近仔细瞧那些符号:“有没有可能,这是一种通用的语言模板?”
“啥意思?”研究员一头雾水。
“说不定这不是某个具体文明的语言,是更古老的存在留下的表达方式。它能适应好多智慧生命的形式。”星耀慢悠悠地说。
研究员们都愣住了,谁也不敢随便否定这个说法。
“继续破解。”星耀下命令,“同时加强边境警戒,我怕别的势力也在盯着这事。”
会议散了,星耀一个人留在主控室中间,盯着那一串串还在跳动的符号。
“你们……终于来了。”
这句话又在他脑子里冒出来。
“到底是谁在等我们?”他小声嘟囔着。
第二天一早,星耀又把核心人员召集起来开会。
“目前进展咋样?”他开门见山。
“我们确定信号有一定交互性。”首席研究员汇报,“但它好像只对特定类型的信号有反应。”
“能不能模仿它的回应方式?”星耀追问。
“理论上能行。”研究员回答,“但样本数据不够。要是能多弄些类似信号,或许能搞出基本的翻译模型。”